关灯
护眼
字体:
《傻傻的青春年华》第十二章 转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学期开始后又分了一次班,而且开始鼓励一些成绩一般化的同学改学美术体育,毕竟那方面的文化成绩要求低一些,也可以从另一个途径考上大学。我当时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成绩,感觉指望现在的文化成绩上个大专估计都难,就练了一周的体育,但是当你一早起来两腿下楼梯都发抖,肚皮弯腰都痛的话你就会发现那玩意不是那么好坚持的。

然后我就又去学了美术,去上了一段时间课后发现还行,画的还是那么回事,就坚定了学美术的决心。一段时间也没和蓝怡联系,谁也没理谁,我妈还是会时不时的给我打电话说我爸喝醉打她的情况,我又不能说什么,只是尽职的当一个好听众,知道她也就是需要找个人倾诉一下,生活还是会继续。

学校对美术生管的很松。美术生白天在班里上文化课,下午的时候就去画室去学画。班里的老师也不怎么管我们,基本你只要不给他惹事他就会当没你这个人。

转眼就高三了,我们又分班了,这次美术生直接的就被单独的分到了一起,而且第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在画室,文化课基本上没有。在这个班里你才会发现爱上网的才叫多,慢慢的我又走上了天天通宵的道路,最狠的时候,包完夜第二天在画室,坐在画板前,拿着刷子就直接睡着了。

等到下学期的时候,美术统考开始统一报名了。由于需要叫好几百的报名费,我才和家里说我已经学了美术的事情。我爸就是一个农民,没什么见识,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对美术体育这些根本就不了解,认为除了老老实实的文科理科才是正统大学,学其他的就没什么用,纯粹就是浪费钱,我妈倒是懂一点,但是她不当家。

我爸给我的回复就一句话“能上就上,不能上抓紧下来跟我收破烂”。在他的是世界里,收破烂就很赚钱了。没有资金的支持一切都是浮云啊。我又不想下学去和他混,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学文科去,理科直接就不想了。

这是我找了曾经当了我两年班主任的老师,他现在带高三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他直接的拒绝了我“该哪去到哪去”。虽然在高二的时候他就已经对我有了点厌烦的感觉,但是没想到他这么直接,怎么说在高一,我成绩好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关心不像是假的。

这样看,一些同学所谓的老师眼里只有那些成绩好的说法是对的。

我不甘心又去找了年级主任,你x的,估计他是中午刚喝完酒,通红的脸,犹如猴子的屁股,给我的理由就更牛了。“现在都已经分完班了,再给你安排不好弄,我还有事,下次,下次再说吧”,小小的年级主任就摆出了封疆大吏的谱。

最后我发现在这边的救济途径已经用尽,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抛弃的人,实在心灰意冷了以后就直接回家了,给家里说不想上了,精彩的事我没和学校说我回家的事情居然也没有人找过我,放佛我不存在一样。

我妈知道了我有辍学的想法,马上给我打电话哭着说“你这么小你不上又能干什么,你想下来跟你爸混?天天在家种地你能愿意?你要就这么不上了,我这么多年的苦不就白吃了吗?就指望你能长大了过的好点,你到底想不想上,想上的话咱花点钱找人给你转学”

谁不想上学谁想下来?一开始我还没想过转学,我妈一这样子说我就马上表态说想上学。然后就只能给我转校了,后来想起有一个近门的姑姑,她的老公在民富高中当老师。通过他帮我找到了班级,交了一部分学费就在民富中学待了下来。也就是蓝怡的学校。

到了民富之后,一开始也没和蓝怡联系,毕竟刚刚受了刺激,想认真的学一学,希望最后能考上一所大学。但是过了一个月就发现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初中有所不同,初中的时候因为底子好,所以最后初三拼了一下还能补回来,但是高中了以后,本来的底子就不怎么样,再加上后来堕落的太狠,语文还可以背背跟上,但是数学和英语就不行了,成绩毫无起色。

这时候又一批狐朋狗友诞生了。由于在文科班了,又是高三,学校这边管的比较紧,每晚下完晚自习,学校门口就会有老师执勤,身上没有走读证的,根本就不让你出校门。班主任每晚上还会在宿舍熄灯之前出看看每个宿舍少不少人。但是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慢慢的我就发现了这边的包夜风格是什么样子。

男生宿舍的北面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面是个小卖铺,院子的东南角有一个3米小平房,在平房的一墙之隔是一个男生厕所,最精彩的是,平房的墙上还有50公分高的水台子,而那道墙有2米左右,平房在学校外侧的墙上还有一扇窗户,为了防盗,还装了钢筋作的网格状的防盗窗。每天晚上等到班主任们查完了宿舍走了以后,你在上厕所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同学踩着水台爬到墙头,然后听到平房上,迅速的走到外侧,踩着防盗窗溜到校外去。等到我和那些人一起的时候,算了了,整个过程基本保持在5秒一个人。

后来一晚我们没出去,在宿舍的时候就听到同学们在讨论,今晚上那些孩子倒霉了,我听人说的,今晚上出去的几个都被抓个正着,政教处带着老师就在窗户外面守着,跳出来一个他们就对着人招招手,一抓一个准。

数学课直接是跟不上了,基本上都是在看小说,睡觉,有一次数学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完全不会,又加上我当时一个光头的发型,数学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就是那河里的鱼,你不是那草鱼,也不是那花鲢,你就是那个混子”。

唯一还对我们抱有信心的估计也就是英语老师了,他是一个40多岁的人,男的,一米六左右的个子,说话给人一种亲切感。哪怕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他也会与他们聊天,告诉他们哪怕一天提高一分,等到高考的时候就不知道能提高多少分。虽然知道我们几个就是在那混的,他每次一有时间就说我们,希望我们能坚持,“哪怕一天能提高一分呢”。这样的老师一和当年学校的老师比,当年老师的师德……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他们我都感觉侮辱了这两个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