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相府夫人》第12章 牵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元灏的语气带了一种颓败的无力感,“只要如贾汪二人一般的鹰犬奸臣还立在朝堂上一天,大梁的朝风就不会改变,既然不会有所改变,那不论我再如何挣扎,也是没有用的。”

“二舅……”王青瑶动了动嘴,却发现任何安慰的话语竟都那般苍白。

“所以,等茂彦的事情了结,我亦是打算退出朝堂了。”江元灏沉声说道。

“胡闹!”江老太爷出声骂起来,面色又惊又怒!

王青瑶见情势不对,忙抚了抚老太爷的脊背,道:“外祖父莫要动气,您且听二舅把话说完。”

“我做这样的打算并不是为了我自己。”江元灏轻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如今大梁内忧外患,陛下已近暮年,临安城中的富贵人又有几个是清醒的?”

“我们不能改变现在,却可以尽自己所能改变未来。父亲不也有所预见了吗?吉昌江家,适合做忠臣,却并不适合做良臣。眼下的朝局,江家人的一腔热血根本就没有用处。”

江元灏的目光含了期许,他定定地看着老人,“开设书院,教书育人,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改变未来大梁的朝局,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这就是江元灏的志向……王青瑶突然反映过来,前世自江元灏被罢官后,江家彻底消失在大梁朝堂的情形根本就是一种错觉!

要知道,那所由吉昌江家开设在白麓洲头的书院走出了许多少年英才,在动荡纷乱的时局中,他们为官治一方土地,为将护一方百姓……

白麓洲头的吉昌江家,是永远立在大梁朝堂上的巍峨存在!

似是被这番慷慨激昂之语所震撼,江老太爷和王青瑶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我已经老了,吉昌江家的未来总是要托付给你的。”

江元灏点了点头,“儿子知道。但是……”

老太爷终是长长地叹出一口气,道:“也罢,等茂彦的事情了结,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不会拦你……”

“谢父亲!”江元灏躬身行礼,心中激荡异常。

江老太爷转身看着王青瑶,温和地说道:“青瑶,外祖父知道你瞒了我一些事情……别的倒也罢了,如今我已经决定插手你父亲的案子,那些有关的事情你便不能再瞒我。”

这是外祖父给她的允诺!

王青瑶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缓缓说道:“青瑶觉得,江家大房……可能与我父亲的案子有牵扯。”

“你何以如此猜想?”江元灏出声问道。

王青瑶愣了愣,她该怎么回答呢?

前世所经历的苦痛历历在目——大舅江元烁与临安贾王两大家族勾结在一起,里应外合之间,一举扳倒了淮南镇府史的王茂彦和翰林学士江元灏?而这些苦痛的来源仅仅是一枚小小的私印?

犹记得,二舅母陈氏受了大房曾氏的蛊惑,把府里的银钱挪了去做生意,不料亏空却越来越大。陈氏也不知从哪里借来的胆,竟偷用江元灏的私印去挪外书房的款来补自己的漏洞。

江元灏在临安为官,他的外书房是并了江家在临安城的一应账目的,便是掌管江府中馈的陈氏,也没有办法把手脚伸到江元灏的外书房去。

陈氏一直想着保住江元灏,可她大概也没想到,最后却是因为她江元灏才惹祸上身!到底,是因为那枚私印无端丢了。

私印丢了没多久,临安王家便向梁帝呈上了所谓王茂彦勾结魏人的“证据”:一封盖着江元灏私印的往来书信!

在这封书信里,梁军围剿宿州的一应计划,所有关卡的兵力布防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书信的开头则郝然写着“和仲兄亲启”的字样……

宿州的兵力布防,身为统帅的王茂彦是最清楚的,而和仲,是魏国大将韩允的字!

江元灏被罢官收监,身在狱中的王茂彦在听闻这个消息后,竟选择了自尽明志!临死前,还留了一道《谏明宗疏》。而在这道奏疏中,王茂彦不仅写了北防边患,亦写了奸佞贤臣,字字血泪,拳拳之心让人动容。其时,王茂彦敛取军资案的风向终于开始转变……

负责彻查王茂彦之案的刑部并没有在举报信中所提及的滨河之中找到“赃物”,以致于罪名无所立,而王茂彦已经赴死……

加之吉昌江氏在世人中的声名,无数儒生为了保全江元灏,纷纷跪倒在皇城门前为其喊冤,甚至有人怀疑此中是有人蓄意“杀王断江”,一时间传言纷纷。而朝堂之上,亦有臣子开始站出来为江王二人说话,明宗皇帝迫于形势,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只得罢了江元灏的官……

时隔四年之后,事情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

当初那个受了陈氏指使携藏私印去临安办事,最后却不知所踪的江府大总管胡泉,机缘巧合之中被陈家人找到。威逼利诱下,胡泉道出自己因鬼迷心窍,早被江家大房收买的实情。可当他将江元灏的私印亲手交给江元烁之后,却遭人追杀。胡泉几经辗转却不知落脚何处,他自知是江府罪人,家中妻儿远在吉昌,却根本不敢回来,只当他已经死了。

江老太爷悲愤之余,顺着大房这条线,最后竟将王茂彦敛取军资的案子给扯了出来!

世人皆知,王茂彦之案实为悬案。比起江元灏那一枚中途丢失的私印,敛军资案中不仅有王茂彦的亲笔书信为证,还有相关军资不翼而飞的记录,而从事发地滨河中捞起来的几具面容模糊、身体鼓胀的尸体,则从侧面证实了举报信的内容。若不是王茂彦临死前的那封奏疏,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是畏罪而死!

江元烁的招认,终是还了王茂彦一个清白。不过,当时已经成为新一任宰相的贾长易却当着文武众臣的面,将那位匿名举报的大臣直接曝光,并让对方成了挡箭牌。最后,只三天不到,那位大臣便被斩首示众。

那就是新皇昭宗给江王两家最终的交待。

所谓的君正源清,也不过如此罢了。

王青瑶虽记得前世此事的前因后果,可眼下她若是毫无根据地就把矛头转向江元烁,实在让人难以信服。王青瑶低头沉思了一会,缓缓说道:“之前姗六表妹来看我时,特意带了几匹轻容纱。”

“大房出手向来阔绰,得几匹上好的料子也没什么疑虑的。”王青瑶一边踱步走着,一边继续说道:“只是我瞧着这几匹轻容纱的织法与平常所见的甚为不同,倒很像是锦容坊的手笔。”

王青瑶补充道:“锦容坊,是临安贾氏名下的产业。大舅悄悄去了临安,若只是普通的生意往来,和贾家有牵扯倒也罢了,可偏偏是这当口,让人怎不生疑?”

“且照姗妹的说法,大舅还在临安为我父亲的事走动着,这样大的事,大房却瞒了家里,实在是有些蹊跷。”

“找人盯着你大哥的去处。”江老太爷有些生气地说道:“与贾家做生意?他就不担心与虎谋皮,最后被吃得渣都不剩?只是这做生意也就罢了,我向来也不管这些,可若是旁的……”

江老太爷顿了话语,眸中精光闪烁,“茂彦的案子很不简单,如今局面混乱不清,我们还须防了别人先下手。”

“或者,可以让父亲先呈上一封陈情奏疏?”王青瑶不忍前世父亲身死而污名未雪的情形再次上演,便开口提议道。

江元灏眼睛一亮:“这是个拖延时间的好法子,只是不知如今陛下愿不愿意看……”

“陛下不愿意看,但我们可以让他听到。”江老太爷笑了笑,继续说道:“朝野之上,宫墙之外,曾经受过我江子安指点的门生太多,想来这件事情他们是愿意相帮的。”

“还是父亲高明。”江元灏笑道。

青瑶心中不禁一喜,江家这是要出面制造舆论攻势了……父亲的事情,应该很快就有转机!

江老太爷抚了抚胡须,看着院中那几盆用大瓷缸养着的荷花,眼下已悠悠打了几个骨朵的样子,沉吟着说道:“眼下天气晴朗,恐怕晚些时候就要阴云密布了。院里的荷花得挪进屋里,别是下了冰雹,打坏了叶子可就不好了。”

“冰雹恐怕倒不见得。”江元灏知道老父意有所指,却不以为意地笑道:“也罢,等来了就知道了。”

王青瑶愣了愣,问道:“怎么,府里有什么重要的人要来?”

“你二舅母娘家那边的人要来了。”江元灏笑着解释道:“他们消息倒是灵通,我与你外祖父还在回吉昌的路上,便有人投了拜帖……也过于急不可耐了些。”

看着王青瑶恍惚的样子,江老太爷却是畅笑着安抚道:“青瑶,且不管陈家来了什么人,你只需记得今日和我说过的话,‘做决定是江家,而非陈家’。”

王青瑶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知道,陈家准备向外祖父和二舅施压了!

#####这几天看火影入迷了的我。青瑶:果子在干嘛?作者:刚醒。青瑶:你昨晚去偷菜了?作者:看火影……通宵了!xxxxxx青瑶:xxxxxxxx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