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侠与武士传奇》第一章:太浩比剑 送信弟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州之上,群山林立,在这些灵山秀峰之间,数不尽的武学宗派,将华夏武林点缀得绚烂缤纷。

神州大地,武学繁盛,派系无数,既有真武、灵山这样的顶尖大派、武林魁首,也有许多的小门小派,分布在神州各地,它们共同组成了如今这生机勃勃的神州武林。

太浩剑派,位于神州之西,渝州城西北方的群山之间,毗邻武林大派’太白剑宗‘。太浩剑派与太白剑宗虽然名字相近,但却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太白剑宗是神州武林剑修大派,是与真武观和灵山寺齐名的武林巨头之一。而太浩剑派只是一个二流门派,这样的门派在神州武林虽不起眼,但却是华夏武林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武林的中流砥柱。

太浩剑派由九座山峰组成,世人称之为‘太浩九峰’。九峰位于秦岭,和太白剑宗一样,不过太白剑宗在秦岭北面,太浩剑派在南面。九峰山势险峻,丛林茂密,只能由山间小路和吊桥往来其间。太浩剑派二百余名弟子、仆役练武、吃饭、休息等活动皆是在不同山峰。浩仁峰是太浩九峰第一峰,也是最高的山峰,太浩剑派祖师给太浩九峰冠以“仁、义、礼、智、信、忠、勇、孝、悌”九字,借以警示后人。浩仁峰作为九峰之首,平日里宗门议事皆在此峰。

此时,浩仁峰上,几名身穿灰衣的杂役小厮正在打扫峰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可以容纳数百人,是弟子集会时的场所。广场以大理石铺地,两边是几尊龙虎神魔的石雕,广场正前方是一座大殿。

“吱呀——”大殿那雕着各种浮雕的木门被打开,一名身穿白色长袍的老者从大殿中缓缓踱出。只见这老者鹤发童颜,长须及胸,白眉齐颊,银发随风而飘。自有一股仙家风范。他,便是太浩剑派第三任掌门——灵浩真人。这是他的道号,至于他的真名,就连太浩剑派弟子也没有几人知道。

“守义,”灵浩真人走出大殿,站在门口,轻声唤道。

旁边一位仆役连忙放好手中的扫帚,快步走到灵浩身旁,恭敬答道:“有何吩咐,掌门。”

灵浩真人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说:“你去浩勇峰将高肃叫来,我有事要对他说。”

“是。”那个叫守义的仆役应了一声便转身朝浩勇峰而去。

浩勇峰是太浩剑派弟子练武之地,太浩弟子每日在这里或是熟练所学或是与同门交换武穴心得,以求精进。此时的浩勇峰上,百名身穿淡蓝劲装的太浩弟子正在练武,演武场上吼叫连连,黄沙漫天。

演武场东北角,一名同样淡蓝衣装的青年正在与另一位弟子切磋。他身高五尺(一尺约为0.33米),蜂腰猿臂,容貌虽然不算十分英俊,但却面色坚毅,脸庞棱角分明,剑眉星目,非常耐看。他此刻正手持三尺青锋长剑,一丝不苟的盯着面前的对手。而他对面的弟子与之相比就显得矮了一头,但却同样腰身挺拔,自有一番风度。

两人对峙片刻后,那名稍矮的弟子长剑前指,摆好架势,说道:“师弟,师兄准备好了,接招吧。”

话毕,师兄极速冲向师弟,剑尖直指其胸口。面对这一剑,师弟也不惊慌,手腕一抖,挽出一个剑花,左脚前迈半步,身体下沉,三尺青锋从下方斜刺向师兄的手腕。如果师兄不退,这一剑可以在他的剑刺中师弟前,戳穿自己的手腕。师兄只好改变剑势,挡开师弟的剑。

“好,师弟这一招‘斜月刺星’用得漂亮。”师兄虽退却不恼,毫不吝惜自己的赞赏。

“斜月刺星”是太浩剑法中的一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并非什么精妙绝伦的剑法,主要用于逼对方弃招自保。

听到师兄的称赞,师弟微微一笑,回道:“师兄过奖了,师兄能击退我的剑,可见剑术又有精进,小弟自愧不如。不过师兄,热身已结束,还请师兄全力出手,让师弟见识见识。”

”好,既然师弟准备好了,那,接招吧!“

师兄话音刚落,便气势一变,长剑轻抖,剑身虚实变换,如毒蛇吐信,向师弟袭去。这一招名为“金蛇贯日”,同样是太浩剑法中的招式。只不过“斜月刺星”主守,“金蛇贯日”主攻。

面对这诡异的一剑,师弟也面色凝重,三尺青锋横档在胸前,待师兄的剑快近身时,长剑横扫,剑光笼罩身前大片区域,师兄这一剑被扫开,无功而返。这一式横扫看似简单,但却十分考验对时间的把握。

师兄退却后,师弟抓住机会,反守为攻,青锋一抖,左手背在身后,欺身而上。

“来得好!“师兄见师弟主动出击,也不慌张,大喝一声,手中长剑也以同样的角度刺向师弟。

”叮——“两柄长剑在空中相撞,发出刺耳的声音。两人皆无功而返,等到调整好后,又再次战在一起。二人都是太浩剑派弟子,使用同样的剑法和身法,内力也相差不大,你来我去,战了快半个时辰,依旧难分胜负。周围的弟子尽皆停了下来,未在演武场边缘,观摩这场战斗。演武场上,只剩二人长剑相撞的声音和粗重的喘息声。

”叮——“

长剑一触即分,两人各退数步,将长剑拄在地上,借以支撑自己。二人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豆粒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上滚落,沾湿脚下的黄沙。

”哈、哈、师弟、果然厉害,竟与我战到这种地步。“师兄一边大喘气,一边说道。

听了师兄的话,师弟也不得意忘形,摇头说道:“师兄不愧是师兄,剑法高明,刚才若不是刻意相让,我早已落败,小弟甘拜下风。”

“哈哈,师弟不必谦虚,你还如此年轻,而且天资聪颖,要不了几年,恐怕击败我易如反掌。”

不待师弟再说什么,演武场边一名仆役快步走来,正是那个名为守义的奴仆。他奉灵浩真人的命令,前来寻人。

守义穿过人群,快步来到师弟面前,恭敬地说:”高肃公子,掌门有事找你,快随我去浩仁峰吧。“

原来那师弟便是高肃。灵浩真人一共收了九名弟子,高肃年龄最小,排行第九。而与他比剑的,是灵浩真人的三弟子,高肃的三师兄——赵刚。

听到师父召唤自己,高肃无心再与赵刚闲聊,于是对赵刚说道:”赵师兄,师父传唤,师弟先行告辞,来日师弟再向师兄讨教。“说完便跟随守义前往浩仁峰。高肃走后,演武场又再次恢复一片喧哗。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下浩勇峰,高肃来到灵浩真人所在的浩仁峰,穿过大理石广场,走到灵浩真人身前。

”师父。“高肃先是对着灵浩真人一拜,然后恭敬地说道。

灵浩真人手抚白须,微笑道:”肃儿你的太浩剑法练得如何啊?“

”谢师父关心,徒儿的剑法已基本掌握,再加上平日与诸位师兄弟相互切磋,受益良多。“高肃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零号真人听了,满意得点点头:”嗯,肃儿你才十九岁,是为师最小的弟子,从小天资出众,假以时日,必能在武道一途有所成就。哎,为师当年捡到你时,你还是襁褓婴儿,一转眼,你已经快要及冠了。”零号真人微微感叹道。

高肃是一名弃婴,十九年前灵浩真人到衡阳办事,行至郊外,突然听到路旁的草丛中传来阵阵啼哭的声音,最后捡到了尚在襁褓中的高肃。据说当时包裹高肃的衣服皆是上等的布料,高肃的脖子上还挂着一枚名贵的玉佩,玉佩背面刻着一个“高”字,应该是出身于大户人家。灵浩真人在衡阳寻找多日,几乎走遍了当地的高姓大户,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无功而返。于是他便将婴儿带回太浩剑派,取名高肃,转眼已经十九年了。

“当年要不是师父收留高肃,我恐怕早已冻死路边,师父大恩,高肃没齿难忘。”高肃恭敬地对灵浩真人说道。

灵浩真人收留高肃,使他免于一死,又为他取名,传授他武艺,对他疼爱有加,在高肃眼中,灵浩真人与父亲没有区别。

“好了,“灵浩真人让高肃起身,扶着自己的胡须,走下台阶,高肃慢慢地跟在身后,灵浩真人边走边说:”肃儿啊,你这十九年来,还未下过山吧?“

“是的,师父。”

“肃儿,为师这次要让你下山一趟,替为师送一封信。”灵浩真人突然转身,严肃地说道。

“师父吩咐,徒儿当然在所不辞,只不过送信的差事派一个下人去不就行了,为何还要徒儿亲自去?”高肃不解地问。

“这封信非常重要,容不得半分闪失,只有你去为师才放心。其次你也该下山历练历练了,总是窝在山中对修行没有好处,只有行走江湖,才能进步。”灵浩真人解释道。

“是,多谢师父教诲。”

“嗯,”灵浩真人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个信封,递给高肃:“你此行需要把这封信交给cd府的狂刀堂堂主王天狂,记住,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亲手交到王堂主的手中。”

“是,徒儿一定不辱使命,师傅还有何吩咐?”高肃接过信封,将其小心地放入怀中,问道。

“嗯,没有了,你此次下山,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违背门规,持强凌弱。”

“徒儿不敢,徒儿一定谨记门规。“

”嗯,如此就好,好了,你去收拾一下行李,明早下山吧,路上一切小心。“灵浩真人又嘱咐了几句,便让高肃离开了。

”是。“高肃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