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鹤九巷》第十二章 各家悲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夫人一步一步的,走进了那素白的灵堂。

李将军的近侍跪坐在蒲团上,正在给他烧着阴钱。

松开了儿子的手,李夫人站在楠木棺材旁边。棺材外围着冰块,将李将军的遗体冻住,不至于腐败的那么快。

因为要等待家人送行,所以还没有盖棺。

这位英勇的将军,安安静静的躺在棺材里,一方白绢,掩住了他的脸庞。

李夫人颤抖着伸出手,轻轻的揭开了那方白绢。

李将军的脸上有一些细碎的伤痕,血渍已经被擦拭干净了,脸色灰白,却又透着一股安详。

李夫人抚着他的脸,偏着头细细的看着他,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顺着眼角滴落在李将军的鬓间。

李将军的儿子李越狠狠的擦去脸上的眼泪,砰的跪在了地上,深深的磕下了头。李家儿媳妇儿因为顾及着肚子里五个月的孩子,只能扶着嬷嬷的手缓缓的跪在了丈夫身边。

李夫人含着笑,轻轻的说了一句:“镇哥哥,等我。”

拔出藏在袖子里的匕首,李夫人闭上了眼睛,将刀刃对准了心脏。

电光火石之间,李越冲上去徒手握住了匕首,鲜血顺着刀刃滴在李夫人的衣衫上。

挣扎了几息,始终挣不过儿子的力气。李夫人无力的瘫软在地,任由儿子夺过匕首,将匕首擦干净,插入刀鞘,交给了媳妇儿保管。

李越跪在李夫人面前,压抑的哭着说:“母亲,儿子求您,儿子求您别去!”

李夫人凄厉的哭了起来:“那是我的夫君,是我的天,没有了他,你让我怎么活!越儿!你告诉母亲!怎么活?”

李越拼命的在地上磕头,额上磕出了血迹:“母亲,儿子求您,别去,儿子求您!”

李越的媳妇哭着爬过去:“母亲,儿肚子里还有您的孙子啊,您别去!”

李夫人看着儿媳妇隆起的肚子,痛哭着,终究是放弃了。

李越紧紧的揪着李夫人的衣角,泣不成声。

。。。

李将军下葬这天,晏青代表晏家来送了李将军一程,晏夫人守在晏将军身边,寸步不离,什么都听不进去,哪里还能来送葬啊。

李越问起了晏将军的情况,晏青苦笑着摇头,晏封的伤比他们预料的还要严重,据随行的近侍说,当时晏将军被敌人用长枪打中了后脑勺,晏将军撑着没有倒下,在回营的路途中才发作了,从马上栽了下来,就这么昏迷着,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

而且情况时好时坏,有好几次气息都没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有了。

营里的大夫也拿不准这情况,只能悉心照料着,尽人事,听天命吧。

李将军的葬礼结束后,李夫人就带着他的遗物回京去了,临行前也去探视了一下晏封,晏封还是死气沉沉的躺在床上,晏夫人也一天天的消瘦下去,脸色苍白,好像随时都会跟着晏将军而去。李夫人并没有出声打扰,静静的看了一会就离开了。

马车中,李夫人抱着李将军的衣物,靠在车壁上,喃喃道:“苏姐姐,你比我有福气。”

。。。

转眼间,晏小归一家已经在南境呆了整整一个月了,南方的冬天结束的早一点,此时已经没有那么寒冷了。

一大早,晏小归就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后跑去了军医馆,三天前,晏封就醒了,晏夫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疲倦涌上来,当场昏睡过去,吓得刚刚醒来的晏封差点崩了伤口。

家里两个大人都倒下了,晏小归立刻变得懂事起来,也不哭闹了,每天乖乖早起,然后跑到军医馆去看爹爹和娘亲。

晏夫人倒是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今天已经又守在了晏封的床边,晏封的内伤和外伤都比较重,还需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

晏封正倚在枕头上喝药,忽然就看见门边冒出了一个小脑袋,黑溜溜的眼睛有些怯怯的看着自己,晏夫人见自己夫君盯着门外看,喂到嘴边的药都不喝了,回过头去一瞧,就看见晏小归眼巴巴的扒着门框看着自己。

知道女儿还有些认生,晏夫人放下药碗,走过去将晏小归拉了过来,晏小归紧紧的挨着娘亲坐下,揪着娘亲的衣角,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晏封。

晏夫人也不逼着她与晏封亲近,只让她自己慢慢适应。晏封努力的露出最温和的笑容,至少不能让女儿害怕不是?

晏青晨练回来,洗了个澡就去了军医馆,进屋就看见妹妹紧紧的贴着母亲,有些戒备的盯着父亲。

晏青给父亲母亲请了安,晏小归乖乖的叫了声哥哥然后继续盯着晏封看,晏青笑道:“妹妹这是吃醋了。”

晏封诧异的看了看晏小归,晏夫人也低头瞧着晏小归,晏小归揪着晏夫人的衣角,小声嘟囔着:“娘亲是我的。”

原来如此。

晏封有些尴尬的咳了咳,无意间争了女儿的宠,难怪不被喜欢。

晏夫人好笑的摸了摸晏小归的脑袋,将药碗递给晏青,牵着晏小归到外间去用早膳,希望借此安抚一下女儿被冷落的心情。

晏青正欲用勺子给父亲喂药,晏封直接接过了药碗一饮而尽,哪里还有什么重伤在床的病恹恹的样子,晏青默默的接过药碗,不去揭穿。

“李将军已经下葬了?”晏封问到,晏青答道:“一个月前就葬了,李夫人和李家少爷都来了。”晏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李镇这家伙,是个汉子,可惜了,但也死得其所,我也一样,哪怕死在了那天也是不后悔的。”

“父亲可别在母亲面前说这些,母亲最受不得这个。”

“我自然是知道,这些话我也就同你说说罢了。这一战,已经将南蛮打压的差不多了,二十年之内,南境应该不会再有战事,我也该告老还乡了。”

“那真是太好了,母亲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哎,你爹我呀,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们的母亲了。”

“对了父亲,皇上已经下旨追封李将军为忠勇侯,封父亲为忠义侯。”

晏封沉默了一会,感叹道:“侯,这种虚名没什么用,真正实在的,还是你娘酿的米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