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凋年》第一百六十四章:新月如眉不忍看 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寀借着酒劲从身后一把抱住那女子,口中只是在那女子脸上乱吻,口中说道:“美人儿,快从了我吧。跟着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那女子猛的一推,把李承寀推倒在地,李承寀大怒,喝道:“你我的婚事乃是圣上亲口许下的。你自己也答应了,成婚之后你三番五次的不顺从究竟是何用意?你要破坏两国邦交吗?”说到恼怒出,不禁一把抓住那女子的头发,抬手就是几耳光。

李轼看不下去了,一踩瓦片,使一个千斤坠,落到屋中,倒把屋中两人吓了一跳。李承寀大声喝道:“什么人,找死吗?”他也练过几天武艺,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纨绔子弟,反手抓起一把椅子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李轼轻巧的一拨,那椅子便飞到了半空,李轼随即伸手接过轻轻放下。一拨一拿,手法简单干脆,却又快到了极致。

李承寀一惊,把手边的物件随手拿起朝着李轼乱丢乱砸,桌边的木雕,木屑,茶碗……全部丢了过来,李轼依旧轻轻巧巧的一一接过,完好的放在一旁的桌上。李承寀惊骇之余终于恢复了一丝清醒,这才认出面前这人,讶然道:“你……李轼……”他让公孙正去刺杀李轼本以为是手到擒来,但没想到这么久了公孙正全然没有消息,皇甫侁也没有前来复命,便是那一干同去的高手也没有一个人前来复命,但他全然没有想到以公孙正之能也会失手,还只想或许是夜郎路途遥远还未回返吧,亦或是几人正在外面快活吧,他以己度人,以为别人都和他一样,此时一见到李轼心中的惊骇更是难以形容。

那女子听见李承寀的话,不由得一声惊呼,李轼回头一看也不禁也是一呆,原来这女子正是那个几次三番纠缠自己,要和自己一较高下的回纥公主药罗。

李轼道:“待我杀了这人,这就带你出去。”一把拔出长剑刺向李承寀,李承寀静海之余尚未回复,一时间呆若木鸡竟然也不知道避让,其实便是避让也未必避让得了。李轼刚要迈步,药罗却一把抱住李轼的腿,哭道:“不,不要杀他,他……他是我的丈夫……你若杀了他,也请一并杀死我吧。”原来药罗虽然不同于其他王孙,学了一身的武艺,素来桀骜,但是按照信仰的祆教的教义却是要求嫁夫从夫的,乃是从一而终的教诲,她师父帝德更是祆教的掌教,对此项教义更是牢牢的灌输到了药罗的脑海中,是以纵然药罗百般的厌恶李承寀,却依旧不能离开他,哪怕她的武功远在李承寀之上。

此时李轼要杀李承寀,药罗虽然有一身的功夫,但她知道自己不是李轼的对手,若是与之对敌惊扰到王府中的护卫,只怕李轼又要陷落于此,也只好苦苦哀求。

李轼回过头来,眼见药罗脸色苍白,泪眼婆娑,心中软了,想到李承寀虽然想要刺杀自己,可毕竟没有成功,也就原谅他了。收回长剑,转身要走。药罗忽然叫道:“慢,这个……这个是你的……你收好。”把那个舞剑女子的木雕塞在了李轼手中。

李轼一呆,忽然想起那日在集市上,药罗与自己抢木雕的情景,细看那木雕果然还是那个,眉眼间与傅小芸有些神似的那个木雕。又想到雷敬言所说自己免于一死发配充军也是药罗一力相助,难道是……李轼不敢再想,自己何德何能,怎能让这许多女子因为自己而遭受痛苦,不禁伸手握住药罗的手柔声道:“药罗,你何必在此处受人作践,不如随我去吧。”药罗眼神迷离,似要答允,终于眼泪流出,摇头道:“不要逼我,我既身受教义,必要遵守,这人是我的丈夫,我必须要跟从于他,你,你放过我们夫妻俩吧。”眼神复又决绝。

李轼心中一痛,只好作罢,说道:“好,我不逼迫你。”忽然拔剑出手,刷刷刷几剑,李承寀只觉的眼前一花,完全没有看清楚李轼的剑路李轼便已经收剑回鞘。“你若对药罗不敬,任你在皇宫大院,还是在千军万马之中,亦或是天涯海角,我定不饶你,但有丝毫不敬,便如此桌。”声音远远传来,却已经是很远了。

李承寀心中一松,看那桌面没有任何异状,暗暗说道:这小贼胆敢唬我,我定不饶你。伸手一抹头上的冷汗,在桌上一搭,一张四方桌“哗啦”一声碎成了整整齐齐的九块,就这么一眨眼间,李轼竟然连出四剑,方桌被连斩四剑竟然耸立不倒,这剑法简直快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到了此时李承寀心中才涌出一股莫可名状的恐惧,看了一眼药罗,再也不敢逗留,急忙跑出了屋子。药罗没有管他,呆呆的说道:“原来你剑法已经高到了如此地步了。”心中也不知是伤感还是是欣慰……一时间种种感情涌上心头,复杂之极。

李承寀出了小院,腿一软,坐倒在地。恰逢此时一干家将护卫听到声响,担心李承寀,从四处跑了过来,见到李承寀,把他扶回了房中,又吵吵嚷嚷的闹了大半夜,此时李轼早已经走的远了,这些人闹了半宿一无所获,反倒是把府院中的一些老鼠、虫蛇等等惊扰了半夜。

雷敬言见李轼闷闷的归来,脸色很不好,不知道是何事,想要开口问他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只好给他倒了一碗茶,静静的陪他坐着。半晌,李轼痛惜的说道:“原来药罗为了救我竟然嫁给了李承寀这厮。”雷敬言道:“这……却不是可惜了药罗公主么?”其实她早听说了李承寀和回纥公主接亲,圣上特封回纥公主为毗伽公主,只是她没有想到原来这个民众口中相传的毗伽公主原来就是那个十几岁的、俏丽的药罗。素闻李承寀风流成性,可苦了这个小药罗了。

其实药罗嫁给李承寀顾然有一部分李轼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回纥大唐两邦结交,两邦联姻之后,回纥与大唐固然荣辱与共,但回纥作为外戚,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或是干预大唐政事了,这也为大唐后来的许多年埋下了很深的隐患,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