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村民的奋斗》第104章 关于名字的那些事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山省的正北方向,有个方圆不过一点五公里的县城。这么说可能显得不明确,用赵永顺给张凯介绍的话讲,这个县城还没有在梁邹的卫桥工业园大。

此刻的张凯,正在赵永顺的忽悠下,转车一路向北。

县城名叫qy县,由于其地处两省三市五县交界处,这里的人既有齐鲁文化的儒雅仁爱之风,又有燕赵文化的慷慨豪迈之气。

来这里并不是偶然,赵永顺知道,张凯素来喜欢佛教文化,这也是张凯为什么会参加夏令营和齐东中学组织的春游。因为这两个活动中,会有部分时间去参观醴泉寺、唐李庵,这一向是张凯的向往之地;而他自己则更喜欢道教,毕竟是从小听皮狐子娘的故事长大的。

qy县则更能很好的同时满足两个人的愿望。

前年动工重建了海岛金山寺,当然,并不是《新白娘子传奇》中法海在的那个金山寺。以示区别,一般被人称作海岛金山寺。相传是玄奘法师成长、学习的地方。当然,是玄奘,不是三藏。古金山寺毁于战火,千年之后的21世纪,才有个老太太出钱投资重建。

至于道教方面,则以庆云宫为代表。连同金山寺,一东一北将县城包围起来。

“他们是属于hb吗?”车上的张凯显得很亢奋,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赵永顺伸了伸懒腰,刚睡着就被张凯晃起来,很是郁闷:“看你怎么理解hb这两个字。你说的如果是个省名的话,那不是。如果是个地理位置,比如说黄河以北称hb,那就是了。”

“奥,那有没有法海的雕塑啊?”

“我说过了,那个金山寺的原型应该是镇江金山寺,而且,那是虚构的而已。咱们要去的这个,是北方的金山寺,不是一码事儿。”

“可是你也说过啊,那地儿是平原,根本没山。更没有叫金山的地方。好好的怎么回叫个金山寺的名呢?”

“你这......这么说吧。听过《bj的金山上》没有?”

“当然听过,华夏人应该都听过吧?”

“那我问你哦,bj也没有金山这座山或者这个地名啊,为什么歌里还唱bj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呢?”

“这......”

“这个屁啊这,在咱们高原同胞们的心中,最宏伟的就是山。金山就是用来形容天安门的。或许是当年的寺庙建的太好,当地人没见过,一看大门,金闪闪的。呦,金山啊!金山寺这个名这么来的也不一定啊!”

沉思了半天,张凯才冒出一句:“信了你的鬼,满嘴跑火车,欺负我没见识啊!”

......

县城很小,小到什么地步?没有公交车是肯定的,梁邹县也才刚刚开通而已。真正让张凯觉得小的是,金山寺位于qy县的最北边,算是偏远郊区了,可是从东南角的汽车站出来,打个车过去的话,6块钱。起步价加了两块而已。

不过寺庙确实很大。虽然还未完工,某些地方还在建,但是已经开放的景区,还是让张凯觉得这一趟来对了。

指着门口的石碑,张凯叫嚣道:“我就说你胡说吧!你看看人家的介绍:古海岛金山寺建在古汾水河与鬲津古河交汇处的一座孤岛之上,故得名海岛金山寺。可不是你说的什么指着大门喊金山。”

“屁,你仔细瞅瞅,他只介绍了名字中海岛两个字的来历,来来来,你告诉我,金山两个字在哪儿呢?”

“呃,也是哈。”

不理会正在挠头的张凯,赵永顺自顾自的在仿古街上转悠。这地方他来过不少次,当然,是以销售他作坊里的机器为主。不过转悠了一圈儿他才惊喜的发现,现在的所谓“大米刻字”、“佛珠雕刻”在这里并没有市场。这可是一门好生意,华夏的cnc也就是这两年发展起来的,在cnc占领市场之前,刻碑、刻字、镂空那可是纯人工操作。

掏出手机,等对方接通了,说道:“老丁,不是弟弟我不帮你啊,我可告诉你,现在咱要是自己做的话,我可以保证,市场有的是,不愁不赚钱。别把自己的胆子整的这么小,市场那么大,多去转转看。什么?太阳太毒?我又没让你出来转,你不会找你那个做销售的朋友出来看看啊。还是那句话,不要怕没钱,钱我来搞,我只怕你没胆。”

“干嘛呢?佛门圣地,不能打电话。”张凯不乐意了,虽然不是纯信徒,可这并不妨碍他出来挑赵永顺的毛病。

把电话重新塞兜里,赵永顺道:“还没进去呢,你也不看看,这里可是商业街,照你这么说,佛门圣地也不能做生意咯?”

“说不过你。你进不进去?”

“我信三清老祖的,怕佛爷把我轰出来,你自个儿去吧,我就是个带路的,现在我的任务完成了,你逛你的,我玩我的。”

......

此时的泉城,黄河边儿上的一个工厂里,丁工改完了最后一张图纸。

他已经考虑了两个多月了,高学历、高阅历、高智商,使他看问题更加全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工厂也不是一拍脑袋说干就能干的。

他所能考虑的都考虑到了。从配件供货商、机加工工厂、厂房选址、销货渠道、物流运输、人员管理,好像正如赵永顺所说,只要钱到位了,一切都会很顺。但有一点是他一直搞不懂的,那就是人心。比如,这个看起来像是个高中生的小朋友,为什么就认准他了?真的如他说说,他只是看中了自己这个人?

丁工是不相信的,他一直不相信。包括别人对他的关心,他也一直都觉得是怜悯。好话谁都会说,说个一天一夜不重样的也大有人在。问题在于,假如赵永顺中途说撤资,或者强行接管工厂,那一切的努力岂不都是白费了?

可是单纯自己干,资金问题又解决不了。现在一台低端设备的硬性成本需要3万,样机怎么着也得有三四台不重样的,这就是十万块下去了。再加上厂房房租、工人工资、硬件设施,至少需要50万才玩儿的转。真要让自己搞,逼死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两条路。要么找人合作,要么,像现在这样,老老实实上班。他丁超生来就觉得老天爷是不平等的,有的人生来就是衣食无忧,健康富足。但他呢?不能见太阳,每天都活在煎熬当中。或许,真的该搏一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