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月青岚》第十二章 保佑我会说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桂和苏棉心讨论完地皮,又开始商量具体房屋建筑。这时候农村建房子,一般请一个师傅主导,然后小工配合着就把房子建起来了。挑材料和搬砖这些时候,就该轮到之前建房子有请陈桂一家人帮忙的人来还工时了。师傅的人选,陈桂倾向于本村的,都是同姓宗亲,而且比较熟悉,不怕偷工减料。苏棉心则担心同村人会受陈桂父母影响,希望请自己娘家的师傅,弟弟苏云阳的师傅苏远山,也是陈桂阿姆的娘家人,碍于面子应该不会干扰。

陈桂对这些事没有太多主观意见,也就同意了苏棉心的建议。商量好之后,就是和师傅约好计划,再找风水先生看好开工时间,和确定房屋布局。至于宅基地的位置,朝向,因为跟着祖屋走,基本不存在问题。这些都可以安排在过年之前做。

八月份的时候,苏棉心的弟弟苏云阳结婚,是经过媒人介绍的湖北人。结婚后就留在家乡,跟着师傅一起在附近乡里帮人建房子。当时陈桂送了台黑白电视给他们当贺礼,小舅子很满意,表示以后二姐夫建房子就叫他帮忙,不收工钱都行。苏棉心说弟弟总是爱耍威风,尽心尽力就够了,不收工钱怎么行,娶了老婆就得养家了。

冬至回乡下过节,陈桂跟父母说了建房子的事,陈更说可以帮忙看头看尾,陈桂阿姆则说,小二阿三的孩子都小,要帮忙照顾,没有时间帮忙。苏棉心当场没有说话,回房间后跟陈桂说,你阿姆没空就最好,不然也是帮倒忙,我看二弟三弟他们老婆也不像不会干活的,一个小孩哪里会照顾不来。对于家长里短,陈桂大部分时候沉默,只有实在需要自己发言表明立场的才会说,日常抱怨之类的,话越说越多,没有意义。

一岁又几个月的小青峰,按着本地习惯已经算是两岁,过了冬至或者过年就算是三岁了。开始学着走路,还算稳当,没有二姐向后仰的习惯,但是很少开口发声,就算发声也没有学说话的倾向,只有一些咿咿呀呀啊啊的声音。苏棉心看着孩子这样,心里着急,但是小青峰平时又表现得懂事,大人跟他说的都听得明白和给予反应。叫他不能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也会点头摇头。证明孩子不傻,但是不开口学说话,苏棉心自己担心着,而陈桂则说,“两三岁说话也正常,先说话或者先走路没有区别”,这两句倒是和苏棉心问阿爸苏民生得来的答复一样。

小青峰虽然不说话,抓周的时候倒是一扑而上,左手抓毛笔,右手抓了外公苏民生带过来的青铜铃铛。苏棉心独自一人的时候想着,好歹抓了两样,将来要真不会说话,起码会写字会摇铃铛也行。

冬至商量完建房子的事,也找好师傅,风水先生看了二月廿二的日子动土,新历3月18日,星期天。苏棉心打算动土后就留在乡下照顾小孩,也相当于监工,因为对于弟弟她始终不太放心,嫌弟弟年轻气盛,而陈桂父母又不帮忙做主意,房子一旦开始建,需要有能做决定的主人家,及时处理遇到的问题。

因为过了年后要建房子,春节陈桂一家都在祖屋过,在初一串门拜年的时候同时通知着同村人。初二陈桂一家回苏棉心娘家,也再次跟娘家人说建房子的事,大姐苏云霞一家也是当天回娘家,大姐则表示自己帮不上忙,如果有需要钱可以开口,阿姆黄美玉私下里责怪地说,阿霞总是说得让人觉得很有钱的感觉。

弟弟苏云阳还是坚持着说不收工钱,弟媳秦姿艳则说自己也可以帮忙做小工,二弟苏棉枝说白天帮忙做小工,晚上帮忙看砖。一大家人一起吃午饭,两桌满满,热热闹闹。苏云霞已经有三个小孩,最小的女儿比陈青萍大一岁,两个哥哥和小舅苏棉枝长得很像,外甥多似舅。苏棉心看着两个外甥,又看看自己二弟,心想着,他们都是嘴不停的,怎么到了自己这,小青峰就是不开口,忧心地吃着饭,不过没人注意。

初三陈桂的战友们举行战友会,到镇子上一起吃饭喝酒,晚上才回来。初四初五大概是春节期间最清闲的时候。初六是苏棉心娘家的佛诞日,按照初二的约请,苏棉心一家和苏云霞一家又回娘家一起吃午饭。初七是陈青萍生日,照例早上吃面线鸡蛋,吃完蒸蛋糕,这次做了个大蛋糕,用了好几斤鸡蛋,切成几大块分别给亲戚家送去。

又到了初九,今年陈桂扛旗就可以了,一家五口全出动,陈桂一手扛旗,一手拉着陈青萍。苏棉心背着小青峰,拉着陈青莹,跟在队伍的最后面。后来陈朴的女儿帮忙带着陈青莹。陈朴的女儿大陈青萍两岁,由于从小皮肤遗传**有点黑,大家都叫她小黑妞,小黑妞对陈桂家三个小孩都像亲妹妹弟弟一样。

小青峰看着热闹,拍拍妈妈的肩膀,表示也要自己下来走,于是苏棉心放下背带,收好,牵着小青峰,跟在队伍后面旁边。又重新划火柴点燃供香,跟着队伍走着,苏棉心握着香,时不时念着祈福的话语,遇到神轿停留的时候,也会让小青峰手握供香,然后自己代为祈福,“保佑我会说话”,话里的“会”是地方话,表达的是擅长,精通的意思,不是单纯的会。

“保佑我会说话”,苏棉心自己说完后,听到了一句重复,声音不大不小,转头看看周边近的没有人,因为怕其他人放鞭炮,所以没走动的时候,离人群有点距离。苏棉心疑惑地看看小青峰,然后又试着拿着供香重新说一遍,“保佑我会说话”,看着小青峰,小青峰开口重复着同一句。“阿狗啊,我的心肝,你会说话了啊”,苏棉心心里震惊喜悦激动,手颤抖着,搂着小青峰,“会说话了啊”小青峰字正腔圆地学着最后一句。

苏棉心控制不住眼眶里打转的眼泪,抬手擦去涌出的泪花,举高供香说着感恩的词。这回小青峰没有跟着说,可能因为语速太快,跟不上,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开口说了第一句,没哑巴就行。

祈福感谢之后,苏棉心把供香插在路边,双手抱起小青峰,穿过队伍去找陈桂了。

陈桂一手扛旗一手抱着陈青莹,一边走着一边给女儿说着。陈桂很会跟小孩子聊天,即使小孩子没有回话,也不需要回话,经常能让小孩听得入神,也会开怀大笑。

苏棉心抱着小青峰走到他面前,跟小青峰说,叫“阿爸”,陈桂疑惑地看着苏棉心,儿子不是还没学说话不会说吗,只是一闪念,就听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声“阿爸”。陈桂少有的惊讶表情,还没有说话,苏棉心已经开始说着刚才发生的事。说到“保佑我会说话”这一句的时候,小青峰又跟着重复着。这时候陈桂把幡旗插在地上,腾出手来抱过小青峰,左手女儿,右手儿子,笑容满面。

苏棉心扶着幡旗,然后自己扛着旗,就让陈桂自己抱两个小孩了,跟着队伍继续走着,一路上,小青峰时不时重复着大人说的话。下午犒将之前,苏棉心又去小店里多买了些金纸,加在原本准备好的数量里面。另外又准备着红包,晚上大戏不管是生小孩还是出来乞丐的,都有红包,今天太高兴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几个月来的心结打开,苏棉心干什么活都觉得有劲,也没有去计较陈桂阿姆的指指点点。

开心快乐,日子就过得飞快。正月过去,二月也过去一半多。苏棉心收拾了县城家里的东西,一边交待着陈桂,哪些东西在哪儿。待到房子动土后,苏棉心就要长住乡下,陈桂则在周五下午或者周六早上再自己骑摩托回去。

惊蛰过后,开始时不时下着小雨。苏棉心担心下雨天动工不便,而阿爸苏民生则说,春雨是好的,春天不怕淋雨,而且湿了之后的地也好挖。苏棉心从没有质疑过阿爸说的话,她认为阿爸说的都对,只是有时候会忘一些事。

二月廿二,早上,苏棉枝早早地来了。苏云阳和老婆一起去师傅苏远山家,再和师傅一起过来。一般建房子动土,娘家人长辈也会到场,显得隆重,而且动土只是仪式,当天并不开工,而是先摆酒,拜神。告知天地神明,祖先,祈求平安顺利。

酒席过后,师傅会大致讲述整体计划,以便于一些长期做小工的人安排手上的活,还有主人家安排购买材料,支付工钱。

陈朴的三弟陈田上,一向是在村里帮人做小工**做饭,这一次依然是自告奋勇,先找陈桂预定了。苏云阳老婆本来也有**做饭的想法,不过一听说陈朴和陈桂如同亲兄弟的关系,陈田上自然也如同陈桂亲弟弟一样,也就没有说什么。不过这些都在苏棉心的了解范围,当场苏棉心就说,如果忙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让弟媳帮厨。陈田上性格和大哥陈朴一个样,大咧咧说着好。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