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月凌空映雪颜》第一卷 流离劫 第九章 剑盟五老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午的骄阳明耀如金,洒在天道台上映的那一方坑洞格外刺眼,但见剑榜左侧的石阶最顶格正中崩缺一角,不过五寸见方的小洞像是被利器剜割过,既平滑又规整,深陷的洞底像是砚台一类的器物砸进泥沙之中般方正规矩,周围洞壁再无裂缝乱纹,沈墨城俯低身子瞧了半晌才挺身而立,对一旁蒯恺、郑森正色道:东瀛人这一手掷剑示威确实令人惊艳,也难怪长老们如临大敌般慎重其事,天羽龙城确非易与之辈。

其时郑森在天圣堂与长老对答问话,那边蒯恺已经去了三垣界太微域找了沈墨城,简单交代几句二人又来天机阁门外等候郑森出来,三人见了面也顾不上说话,沈墨城便领着二人来了天道台查看,蒯恺不明就里,一路上还未来得及听郑森讲述天羽龙城的厉害,此时茫然问道:不过用利剑砸出个小洞而已,我自问也能办到,有何了不得?沈墨城苦笑道:你瞧那洞底,若是单用剑,怎会刺出如此形状。蒯恺瞧来瞧去暗暗称奇却也没想通究竟,郑森探问道:可是剑尖上抵有一方正硬物?沈墨城摇头道:哪有什么硬物,剑尖上贴着的不过是一纸战书而已。此言一出,郑森、蒯恺二人尽皆哑然,难以置信,蒯恺好半天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道:那战书岂不是化为齑粉?说完又一拍脸颊,显然觉得自己所问多余,战书若毁,众人又如何得知此乃战书。郑森不去理会二人言语,独自蹲下,用手抚摸坑洞四壁,闭眼感触此间用力之玄妙。

沈墨城依旧摇头苦笑道:那封战书由乐师兄拿去呈送长老过目时,恰巧我随伺在旁,五位长老看完传于我手,有幸得见此中内容:“剑宫诸贤台鉴:素闻中原武功博大精深,尤以剑盟领袖群伦,声威浩荡,千载不堕,然天下剑道异派同源,余有幸得蒙多位剑道大师指点,贯通东瀛各派剑术,此番远渡,西来大明,久仰剑宫长老之大能,望能与天极剑宫诸位长老以武论道,互证剑道之极,若不才不幸落败愿奉上神刀‘天谜’留与贵宫收藏,若侥幸获胜,则望贵宫不吝赠与神剑‘万劫’。余邀得湖广赫赫有名之武林人士同往观战,于明日巳时正点拜诣贵宫,万勿推却为感。东瀛人天羽龙城携天羽五人众顿首拜撰。

蒯恺疑道:‘万劫’?干将莫邪、承影、含光、越王八剑这些就听得多了,可从未听说天器楼还藏有这样一把名剑?沈墨城神色凝重道:万劫是一把魔剑,相传乃是唐德宗时期劫教剑魔独孤心的佩剑,后剑盟大破劫教缴获此剑,因杀戮太重,故而被剑盟先辈封印,向不外传。蒯恺又道:这倭人就是倭人,这边信中写的婉转,那头却投剑下战书,终究是学不会我泱泱大国的气度与礼仪。

沈墨城见郑森仍在琢磨那方坑洞由来,忍不住道:我且道出我的猜想,郑师弟不妨借鉴参考下。郑森微微点点低低的‘嗯’了声。沈墨城道:掷剑之人用的虽是东瀛武功,但大道相通,此举不外乎是将透劲用到了妙绝毫巅之境,以致剑上刚中带柔,纸上柔中带刚,二股劲力相得益彰,化纸柔为金刚,隔物透劲碎石崩土,方才有了这般奇诡景象。郑森听完慢慢起身,默默点头。蒯恺知二人俱是喜欢专研之人,生怕二人还要瞧上半天又互道心得,赶紧催促道:那边等得久了,万一寻出来碰上其它师兄弟可就不妙了,我等还是赶紧过去吧。沈墨城‘嗯’了声大阔步前行,郑森尤回头探望,依依不舍的跟在二人后头边低头冥想边往天星院去了。

燕千翔在寝室内等得焦急,正与秦馥雪商量着要往天机阁一探究竟,亏得秦馥雪多番阻拦,才拖到三人过来,众人关好门窗,稍作介绍寒暄,围坐在室内小方桌前,将昨夜今晨之消息互通一番,只是沈信将自己撞见燕千流之事略过不谈,以免千流宫主疯癫之名传扬出去,虽想凭燕千流如今模样四处飘荡,今后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可毕竟现下也算是顾全了义兄感受,往后之事留待往后再说。

说起燕千翔为何上山,二人早在众人过来之前便商定,推说成打探剑宫本届招生的虚实,听闻有人在‘剑笔点翠竹’一试中破了往届记录,便起了好奇之心留待山上窥探,恰好碰上沈信又夜半潜入山林之中练剑,两人兴趣相投,又一起研习武道,这便有了后来二人结义之事,只是这等隐秘不能向剑宫长老及一众师长说起,不然沈信定会被安置个勾结外人戏弄师长的罪名,至于昨晚也是见山上来了可疑之人追去查看才被乐清扬等人误会是歹人因而纠缠起来,二人于此一说早就排演过一遍,其中过往本就是二人亲身经历,此时说起时间前后亦无疏漏,由不得众人不信,便也彻底将燕千流、燕千翔二人来此因由带过。

众人又听郑森将长老们询问天羽龙城实力之事和盘托出,沈墨城轻声道:我这还有昨夜二位长老遇袭的详情,乃是文长老亲自口述,也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继而又道:昨夜文长老、楚长老本在天机阁外散步商谈六月初六三阶弟子应试之事,忽然见有白影掠过,二人急忙跟上前查看,那人武功凭地高强,与两位长老斗了几回合不落下风,忽然撂下句:你们都不是符虚,符虚小儿在哪?便甩袖飞走,二位长老只怕他再生事端,便追将上去,沿着天枢回廊追到天器楼附近不见了那人踪迹,只当来人潜入天器楼要偷里面的神兵利器,不明对方企图,心下也提了几分醒,待赶到天器楼前,却见守门的二名弟子已然趴在地上昏死过去,情急之下顾不上照看赶紧推门进去,正在门前四处张望窥探楼内声息,却不料地上昏死的弟子乃是先前白衣之人假扮,这时那人从背后悄无声息的弹地而起,对着二位长老背门就是二掌印去,因离得太近,来势又猛,到二人生出警觉时已然不及回守,硬生生吃了一记恶招,那人还想再施毒手,好在二位长老俱是顶尖人物,虽身受重伤仍临危不乱,于千钧一发之际同时出掌拒敌,与来人硬拼一掌,来人内力显然不及二位长老联手,直将他震退十步,那人见再难得逞,外面又有巡夜弟子跟来,这才仓皇逃窜。

秦馥雪听到这里,忽地想起燕千翔路遇倭人之事,心中生出一丝猜想:这天羽龙城好生了得,定是做了万全准备才敢来我大明,早前定是搜集了各大门派的情报,因而在半道上一眼就看破燕千流身份并瞧出他走火入魔,故意引诱他来武当山紫霄峰闹事,肥燕等了这么久不见他大哥,定是在路上被天羽龙城故意拖延,只消在路上安排几个人骗他走错路既可,待到万事俱备之时,才让燕千流上山捣乱,昨夜先是让人引燕千流到天机阁附近,好让他与文、楚两位长老相斗,而后借助燕千流扰乱视听,预先埋伏在天器楼的手下便可趁机得手,又利用肥燕引开追兵,天羽五人众便隐在暗处伺机趁乱下山,他们精擅易容伪装之术,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千流学宫与天极剑宫玩弄在鼓掌之间,忒也阴险狡诈。

秦馥雪不能尽吐心中猜想,只得道:很明显偷袭长老之人乃是身着白衣的歹人,肥燕这一身打扮自然不应在嫌疑之列,昨晚事起仓促,一时无法与乐师长他们解说误会,现下正好去找长老们说个清楚明白。

沈墨城不以为然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剑宫众人正处于高度戒备之期,还是等过了明日之事再作打算,不急在此一时,我看你二人还是在此躲匿一日,明日事了之后我随你等一同去找长老解释,以免在此节骨眼上多生事端。顿了顿又道:不过沈信倒是可以先去回禀师长,就说燕千翔抓了你脱险之后,见无用处,便放你归来。秦馥雪摇摇头道:不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与肥燕既然结义,自然不能将他撇下。沈墨城淡淡道:那随你好了。

燕千翔瞧沈墨城一副掌控大局的做派心头不乐,吹胡子瞪眼道:要不是看在义弟份上,燕某直接杀出去,你们那些守卫山门的弟子又岂能拦得住我一条铁棍。蒯恺道:那可未必,我们剑宫弟子训练有素,二阶弟子十人一组凑在一起有剑阵为辅更是威力倍增,哪怕是高明如乐师长、游师长陷入其中,一时也不得脱身,随后闻讯赶来的弟子定可将你一网成擒,到时可比被师长们围攻拿住更要丢脸了。燕千翔心道:乐清扬、游行空很高明么?困得住他俩却不一定困得住燕某。可心知若是争辩下去必然没完没了,又有沈墨城、郑森等剑宫弟子在侧,要论说剑宫不是,引起公愤可就不妙,思来想去懒得理会,闷哼一声不再说话。

沈墨城眉宇间透出一股忧色道:长老们昨夜遇袭,今早便有天羽龙城来下战书,时间上太过凑巧,加之诸位的证词,几乎可以断定,偷袭长老应是天羽五人众所为,他们先是偷袭长老,令二位长老负伤不能出战削减我方实力,而后料定其他几位长老必然运功为文、楚二位长老运功疗伤,以此虚耗其他三位长老内力,今早一封战书上又言明明日比试,而且还带来许多江湖人士作为见证,不容我们推辞和改期,想来是怕二位长老伤的不够重,拖得时间长了,便会痊愈,真是暗地里占尽我方便宜,又料定堂堂剑宫不会当众自承长老遇袭受伤这等面上无光之事,这天羽龙城也算是擅攻心计之人。

郑森道:天羽龙城曾追随宫本武藏学习二刀流,这宫本武藏不但在武学上算得上是一代宗师,而且熟读兵法,长于计谋,天羽龙城有此师傅可想可知。宫本武藏乃是继冢原卜传、上泉信纲之后,被世人认可为剑圣的人物,此人成名战便是在岩流岛与当时被世人成为剑术奇才的佐佐木小次郎的决斗。当时声明不显的宫本武藏挑战成名已久的佐佐木小次郎,约定正午比武,可宫本武藏却故意迟迟不肯露面,让佐佐木小次郎等的焦急失落,就在佐佐木小次郎以为宫本武藏畏缩弃权时,宫本武藏突然出现,优哉游哉的划着小舟登岛,并在沿途削了一把四尺有余的木刀应敌,堪堪比小次郎佩剑‘长光’长了一尺,小次郎善用长剑众人皆知,分明是故意挑衅,前后作为都是大大不尊,佐佐木小次郎盛怒之下扔出刀鞘直劈宫本武藏,武藏却道:刀与鞘本是一体,你却仍掉了鞘,足见你未臻剑术最高境界!小次郎为此一时语塞,估计是心想自己年岁已大,想要在剑道上再有寸进已是极为艰难,一时百感交集,剑心失守,武藏又算计好方位,从上方劈斩,小次郎抬头应敌却被正午日光所刺,双眼难以视物,趁着这一瞬良机,小次郎终是连绝技‘燕返’都来不及施展,就败在武藏木刀之下身死道消。于是世人评说,与其说武藏是剑道至尊,倒不如说其是‘诡道’高手。

蒯恺不由失色道:这天羽龙城身兼数家之长,剑术、忍术、兵法样样精通,明日一战恐怕~~~沈墨城硬生生打断道:战前勿要扰乱军心,未战先怯,如何当得起剑宫弟子!蒯恺吐吐舌头低头道:师兄,我知错了。

沈墨城又向燕千翔作揖道:燕宫主,此间之事了结墨城再来向你赔罪,这二日就委屈尊驾在此暂避风头。燕千翔道:小子你等只管去应付那些倭人,可不要丢了我大明武人的脸面,燕某在此等候你们旗开得胜的消息。沈墨城道:承蒙前辈吉言,墨城告辞。沈墨城起身出门,临走时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秦馥雪一眼。

好在有蒯恺相陪,郑森作证,王征南、侯玄洁回房时才没做太多解释,二人早把沈信当成自家兄弟,自然也不会对燕千翔借宿生出意见,几人便缩在房内度过这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