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就是个造火车的》第四十二章 三人罗圈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的会上,分析故障原因,徐楠、程北、王小西三个人打起了罗圈架。

徐楠认为,是大组装班的组装存在问题。

程北坚持,试验站可能没有执行好试验操作规程。

王小西则提出,他怀疑是小组装班装配的部件有瑕疵。

第二次的分析会,我安排在试验台位上,来个“现场解剖”,打开柴油机看看,究竟是谁的问题。

出故障的柴油机被解体。

真跟法医解剖差不多,各个部位被一个个地打开。

由于柴油机试验是实际运转,所以许多部位都布满了油污,拆卸人员都得身穿上下一体的操作服,上身还连着帽子,裤子连着工作靴。

没干多一会儿,深蓝色的作业服就全是油污了,加上温度高,汗水也从里面渗出来。

本来挺帅气的操作服,很快就没法看了。

拆到曲轴时,拆卸人员叫我们过去看。

吊起曲轴,整体呈金属灰色的外观上,有一圈颜色黑紫,那里显然是与轴瓦发生不良接触的部位。

往轴承上看,有一片轴瓦上有明显的摩擦烧痕,位置正好跟曲轴发生问题的部位对上。

王小西抢先说道:“程北,这回你可跑不掉了,是你们安装的问题。”

程北沉着脸,凑上去,伸手去摸轴瓦,又用力向下按了按,犹豫了一下,说:“我怎么觉得,是压瓦的工序有问题呢。”

徐楠脸一红,赶紧跨上台位,用白净的手去触油渍的轴瓦。

王小西不识趣地插了一句:“昨天我就说过,可能是小组装的部件有问题。”

话音刚落,就见徐楠狠狠瞪了他一眼。

程北把带着感激的眼神投向王小西,却被徐楠看个正着。

徐楠顺势又瞪了程北一眼。

程北略带尴尬地收回眼神。

我让徐楠和程北把各自的作业台账拿来。

徐楠拿来的小组装台账上,出问题的这个瓦,高度正高达到允许公差的上限。

而程北拿来的大组装台账上,曲轴在这个位置上的间隙,又是允许公差的下限。

我又拿精度尺去测量。

结果,瓦的实际高度,比徐楠台账上记的,还多了一道,也就是说,已经超出了允许的公差范围。

超出多少呢?大约一根头发的宽度。

但小组装班的操作人员这一根头发的超差给忽略了,在台账上记成了正常范围之内的数据。

再量曲轴的间隙,跟瓦的情况完全一样,也是多出一根头发的宽度,而在台账上记的数据却在正常范围之内。

这么说吧,本来轴和瓦之间是有相应的间隙,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之间在高速运动中,不至于接触摩擦,发生问题。

但不幸的是,两者之间的距离比规程要求近了两根头发丝的距离,导致了出现问题的隐患。

仅仅是间隙小了,还不至于导致接触摩擦,毕竟两者之间还有距离嘛。

一定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

再把王小西的试验台账拿过来看,我又发现了问题:润滑油的用量是在低限。

“王师傅,这次试验,润滑油好像没有用够量。”我问王小西。

王小西显得有些局促:“我们是按标准用的呀,就是差……也差不到哪去。”

他还真是个老实人,问了没几句,就交了底。

原来,这台柴油机上试验台位之前,这批次的润滑油正好快用完了。

加完后,比规程要求差了那么一小点。

班里的哥儿几个央求王小西,差不多就行了,因为重新补充新批次的润滑油,十分麻烦。

况且,节省用油还能得着节约奖哩。

以往类似的事也曾经干过几回,都没事。

王小西觉得,这回也应当不要紧,于是答应了大伙的要求。

没想到,小组装班的一根头发丝的误差,加上大组装班的一根头发丝的误差,加上润滑油稍微缺了那么一点点,结果造成了柴油机抱轴烧瓦的重大故障。

故障结果出来了,这让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再看徐楠、程北和王小西,一个个全蔫了。

我正想跟他们商量,怎样起草故障分析调查报告呢,忽听一阵骚动。

我顺着动静扭头一看,却是车间的徐主任带着几个人过来了。

徐主任的脸上有些阴云。

这让我刚才挺好的心情,猛地一沉。

“徐主任,欢迎你来指导。”我迎上前,说了句客套话。

徐主任盯着我,语气带着些不快:“指导谈不上,我就是来看看,你这位专家给我们车间定的都是什么罪。”

听话听音,他显然是带着情绪的。

我尽量用最温和的语气,字斟句酌地把我对故障的技术分析跟他说了说。

“这么说来,这次的质量问题,就全是我们车间的问题喽?”听完,徐主任粗声粗气地问,口气中透着责备。

我心里说,都是你手下的人干出来的,不是你的问题是谁的问题。

当然这话我不敢说出来,嘴上只得应付着:“当然也不完全是,现在只是个初步的分析,还要作深入研究,才能拿出最终结论。”

徐主任重重地“嗯”了一声,又道:“小高,柴油机可是个系统工程,可不是简单的哪个点的问题。故障暴露在我这里,但问题的根源可能会在许多方面。你可不要被局限住啊。”

听徐主任说得那么语重心长,我却不知所云。

“徐主任,您觉得还有哪些因素可以考虑的?”我直接发问。

徐主任见我的确没有明白,便指点道:“我们只是负责组装和试验,所用的零部件都是人家供应给我们的,那些件很有可能就有问题呀。”

哦,我明白了,徐主任是想告诉,车间组装的各种零部件,都有可能是产生问题的原因。

徐主任继续说道:“你看,生产轴瓦的机加一车间,生产轴承的机加二车间,生产曲轴的机加三车间,还有……”

他差不多把厂里的机加车间点了个遍。

最后,他作了总结:“你看这样好不好,你一定要把故障原因考虑周全,各个环节都不要放过。这样的分析报告,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价值,才会真正解决问题。”

说完,他带着人走了。

徐楠、程北和王小西的神情都放松下来。

估计他们看到了我脸上的尴尬和无奈。

我本以为,经过今天的分析,明天能够按照进度要求,如期完成故障分析报告呢。

可经徐主任这一横炮,情况有变了。

能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得画上一个问号了。

就在这时,有人叫我去接电话,说是技术中心有人找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