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夜之提挈天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伏牛山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条山脉自西向东绵延不绝,还只是初冬的时候,满山遍野还能见到色彩斑斓的山叶。昨夜一场风雨过后,变得有些阴冷起来,崇山峻岭山之间,烟云变幻莫测,林海茫茫,奇峰摩天。

烟云山脉绵延千里,这一带的很多城邑冶金铸造之业都很兴盛,其中有冶铜也有冶铁,大部分兵器还是铜所铸,钱币也是铜铸的,所以这些大小不一的城邑都很是繁华热闹,

到了烟云山脉以后,众人速度一下子就变慢了许多,这一带冶金的炉火和烟雾到处可见,对于冶金铸剑的工匠来说就是圣地。每遇到有冶金铸造的地方,不管是大是小也不管是官设还是一般的私设的铸剑铺,凌枫几乎都是一一的看了又看,问了又问。

其他人倒是没有什么疑心,因为此番大家出来就是查访那里的铸剑师能铸造最精良的铁剑的,到处比对比较很正常,只是凌枫内心深处多了一个自己才知道的目的。但是这里的从事冶金的工匠何止成千上万,寻找起来也很是渺茫。

自抵达蔡邑后,六人一起已经在冶金铸剑圣地的烟云山脉四处游历了十日,对铸剑的事又多了一些了解,烟云山脉一带冶金铸剑之所以如此兴盛,除了蕴藏丰富的金石矿藏,有一溪一池是铸剑的秘密之所,山脉之东有一溪流名唤棠溪,山脉之西则有一深渊的湖水名唤宛池,据说这一溪一池之水用来淬剑有神奇的效果,但只有一些铸剑师才明白其中的奥秘。

在烟云山脉这一带想要找人铸造一柄上好的铁剑兵刃不难,但是想要铸造传说一样的神兵利器,就算有精铁石和神奇的溪池水也还不能实现,虽然如此,但是找精铁石是第一步。

根据郑云的得到的消息,凌枫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峰矗立于云雾之中的高山,孤峰擎天,山大林密,这座大山山势陡峭而雄伟。

此时已经日近黄昏,夕阳余晖照射在山巅之上,天空的云被照耀成了紫色烟云,景色无比绚丽,宛若世外神境一般。

“郑云,这座大山是找到精铁石的地方?”曾子玉问道。

“就是这里了,据说当地人把此山唤为伏牛山,我可是多方打听才知道这里的。”

斗胜问道:“这座山方圆少说也有好几十里,而且深山密林又没有人烟,我们更没有寻找矿藏的经验,该如何找到精铁矿石在哪?”

郑云道:“你们能不能别这么心急。”

曾子玉道:“怎么能不急,难道我们到这里只是为了游山玩水啊?”

“本来呢,我只是打算和凌枫一起来的,是你们非要跟着来的,凌枫都没有急你们倒是瞎急什么。”

一直没有说话的凌枫和王洛宾,罗辰正望着西边的云彩。

“凌枫,你还真有闲情雅致看风景啊!”曾子玉道。

此时大家都看向了他,凌枫回过神道:“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休息一晚上吧。”

郑云笑了笑,道:“走吧。”

因为可能要进山,所以凌枫一行人没有骑马,马匹留置在了蔡邑的驿馆,六人依靠步行入山区。

这大山附近人烟稀少,众人寻找一个多时辰天已经全黑了,才大山附近的一条河附近看到一户人家的火光。

一行人走进一看,这荒郊野外好不容易遇到一户人家,居然是一户冶金的铺子,草棚下分明就是一个冶炼的炉子,借着这个草盖顶的房子透过来的微弱余光,可以看见其一旁的草棚木架上挂了几样铁制的农具。

这户人家没有围起院子,凌枫六人一靠近就被草屋里的人给察觉到了,两个人影从屋里出来,其中一人还举着灯火,一见到凌枫一行足有六个人之多,面色顿时有些凝重起来。

两位青年,一个比较年长,一个比凌枫等人年长不了几岁。

那个比较年轻的青年人很警惕的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想干什么?”

王洛宾第一个道:“我们天黑赶路,找不到投宿之地,如今天气阴寒不宜露宿荒野,希望两位能给个方便。”

郑云道:“只要有个地方能遮风挡寒,我们一定付些钱币给你们。”

“这大黑天的,谁知道你们是什么人。”

曾子玉道:“大哥,我们绝对不是什么坏人。”

“谁知道是不是,你们那么多人。”

众人有些无奈,这天色越来越黑了,这么多人突然来借宿,个个又都是手里提着各自的长剑,这架势确实是够吓人的。

罗辰问道:“两位大哥,请问这附近可有什么村子吗?”

“从这里往西走五六里倒是有一个村子,但是天色这么晚,换了谁也不敢收留你们那么多人。”年长的那个青年人回道。

郑云道:“这可该怎么办?”

斗胜道:“还能怎么办,看来今夜我们只有露宿在野外了。”

众人在屋外吵吵嚷嚷,屋里出来一位老者,走起路来有些困难的样子,年长的青年赶紧过去扶住老者,道:“爹,你腿脚不方便干嘛非要出来。”

老者把众人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忽然道:“今晚你们两个到我屋里挤一晚上,你们那屋就让给他们吧!”

“爹!这些人来历不明,这大晚上的我们怎么可以留宿他们那么多人。”那个年轻的青年叫道。

郑云道:“大哥,我保证,我们六个绝对不会是什么坏人的。”

老者道:“六位修行者,要是心怀歹意,就算有一整个棠溪村的人也拦不住他们。”

凌枫六人面面相觑,两个青年依旧还是有些警惕。老者又道:“各位公子请进屋吧!”

众人赶紧道:“多谢老丈。”

众人一起进了草屋,总算有个地方能歇息一晚,虽然这个草屋不大,但是足可遮风挡雨。草屋左右各有一间屋子,正厅内满是各种铁制农具,厅室内地上明显就是为了老者专门设的席地软垫,室内满是各种铁器,唯独那里设了这么一个位置,年长青年扶老者坐下后。

老者吩咐道:“你们去把房间腾出来吧。”

年轻青年道:“收拾一间屋子我就行了,让哥照顾你。”

弟弟连忙进里屋忙去了,老者对众人道:“寒舍简陋,各位公子就请将就将就。”

王洛宾道:“是我们打扰了。”

凌枫一直没有说话,进屋以后就被各种铁制农具吸引了,令他惊讶的是,在这样的荒郊野外会有个这样的冶铁铺子,这里是清一色的铁铸农具,兵器一类的一样也看不到,西边的棠溪村应该就是当地人传言的铸剑圣地之一的棠溪,如此一来这里有个打铁铺就也不足为奇了。

郑云突然道:“凌枫,现在有地方了,不如你给我们大家煮个羹汤吧。”

凌枫回道:“不是有干粮吗?让我去哪里找东西煮什么羹汤。”

郑云抓住从屋里抱着被褥出来的青年就问道:“大哥,你们有没有什么家养的鸡禽之类的?”

青年瞪眼道:“你当我们这是客栈驿馆呢,有住的地方给你们就不错的了,还想要我们供应美食佳肴啊。”

曾子玉笑了笑,道:“凌枫你干脆就给他煮副什么药剂就行了。”

郑云回笑道:“如果凌枫用他的那些药材,我求之不得。”

那个哥哥的青年一听道郑云的话,立刻过来向凌枫问道:“这位公子,你懂医术?”

“那当然了,他可是我们这里唯一兼修习医道的修行者。”郑云道。

那青年喜出望外赶紧恭敬的对凌枫说道:“家父深受病痛之苦,还请公子替他老人家看一看。”

“我虽然修医道,可毕竟只是刚入门开始修习,怕是还无法为人诊治病痛。”

“这……”

郑云道:“凌枫你是不是太谦虚了?你对炼药术那么熟悉,这点应该难不倒你吧。”

老者道:“我这是**病了,公子尽管看一看,能不能诊治不必在意。”

“是啊,公子你就替我爹看一看。”

众人都看着他,凌枫突然觉得有些尴尬,他修习医道之术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仅仅在炼药上比较精进一些,让他诊断病症着实有些难为情。

屋里出来的那个弟弟,也对凌枫道:“公子你就给我爹好好看一看吧。”

凌枫过老者身边查看其腿脚一番,问道:“请问老丈,您这个病多久了?”

年长青年道:“我爹这病好多年了,不疼的时候没事,疼起来下不了地。”

“是不是天气转变之际,遇寒湿之气病症就会加重?”

“对,对,对。公子可是看出了我爹什么病症?”

“虽然知道什么病症,可惜我修习的医术有限,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现在缺少医药之3物。”

郑云在一旁边道:“你不也修了针灸术?针具你应该有随身携带着吧?”

凌枫心里还真想把郑云先揍一顿,瞪眼道:“我可没有给人施过针,要不现在先在你身上试试。”

郑云吓得赶紧后退了一步,看着凌枫苦涩一笑,其他人都不由得偷笑,曾子玉笑道:“这个主意不错,凌枫你就这么试他一试。”

众人被逗得一笑的时候,老者却突然说道:“公子不妨在我身上一试,老匠我打一辈子的铁了,不过是几个针具又有何惧。”

众人都是面色一沉不敢再笑,看着凌枫和老者。

“针我就先不施,我先在您老身各处穴位推压按摩,又什么疼痛就请您和我说一下。”

凌枫按照自己与师叔巫尹修习的取穴之法,找到了老者的应天穴位,又循经配穴在膈腧,血海,阴陵泉,足三里,大椎,曲池等等各处穴位试了一试,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反复按压推拿找了一些规律。

凌枫有些犹豫道:“我要开始施针了?”

老者笑道:“公子但试无妨。”

经过一番有些生疏的施针,众人都是屏住呼吸,半点声音也没有敢发出,生怕打扰到这一切。此刻最紧张了就是凌枫了,整个过程也算是屏着呼吸,生怕手抖了,第一次在他真正施针人,他内心紧张到了极点,已经有些阴寒夜晚,他却额头冒了不少汗珠,直到收了针以后,凌枫才敢松了一口大气,郑云赶紧给他递了个手娟。

好在老者的症状也开始慢慢得到改善,缓了许久一刻,老者突然道:“把我扶起来。”

两个青年把老者扶起以后,过了片刻老者笑道:“公子医术果然精湛。”

“爹,你真的没事了?”

“好多了。”说着又试着走了好几步,不再像之前出屋子的时候那般不利索。

年长的青年赶紧道:“多谢公子治好了家父的病。”

“针灸推拿,只能减缓这个病症,并不能根治。”

“公子您一定有什么办法吧。”

“如果想这个病症得到比较好的恢复,老丈还是必须减少亲自参与打铁的次数,以后都需要静养调理方可把这个病控制好。”

“听到没爹。”

“爹的身体就这样了,现在能这样下地走路不是挺好。”

“各位公子晚饭没吃,你们俩还赶紧去看看有什么吃的招待客人,方才那位公子还问你们有没有什么家禽,老二快去把你们打回的两只山鸡给杀了吧。”

“爹,那可是我和哥上山专门给你打回补身子的。”

“老丈不用客气,我们每个人都自带有干粮,您老别听他瞎说。”

郑云急忙道:“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大家不必当真的。”

一番接触后,老者才自我介绍邓,世代冶金炼器,带着长子邓冶和次子邓铁柱来到这一带打铁已有多年,说是只为周围的乡民铸造一些铁制的农具,他们住的地方的确没有什么兵器的样式,但是有这样的技艺,要打造兵器绝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佯装只会造农具罢了。

从邓老丈一开始便能说出,或者敢说出六人是修行者的身份来看,凌枫觉得眼前的老者对修行者应该不知道会陌生。

……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