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夜之提挈天地》第十三章天下事, 少年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晨洲大陆中域的诸夏氏族共主姬氏集团在一千百年前开始兴起,后来统一中域建立了姬氏王朝。

中域的王朝为了长治久安,指定了森严的礼法,先后分封了数百个大小诸侯,王朝之初政通人和,诸侯都来朝纳贡,国力空前强大,诸侯莫不听从号令,几百年间不断向四周的五域扩张,周边的其他部落氏族也都想得到王朝的认可而分封为诸侯。

数百年后,王朝的森严礼法出现异常,加上朝政腐败,国力渐渐衰落,国人人心涣散,部分诸侯乘王室衰落之际,都不来朝纳贡,导致王室和诸侯发生直接冲突,内有夺嫡之争,外有臣子犯上作乱,王室渐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号令权威,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大诸侯为了自身实力的壮大,不断吞并和控制其他实力较弱的小诸侯国。

中域王室和诸侯内乱之际,西北两域的戎狄部族趁机南下进攻王室君王被杀,王室被迫迁都邑,王朝名存实亡,自此造成了中域几百年的动荡。

实力强大的诸侯都有觊觎天下之心欲争霸于大陆,中域诸侯发生长达百年的拉锯混战,诸侯争霸激烈,中域的大小诸侯国兵连祸结,各大诸侯之间轮流争霸天下,但是都无法吞并对方,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巨大消耗,长期苦于消耗之后于是提出了休战,虽然中域不再发生大战,但是各诸侯依旧都趁机不断扩张和积蓄力量。

天下的各诸侯立国后,也效仿当年的王朝森严的礼制分封各自的子嗣和功臣,久而久之诸侯内部也出现了与王朝一样的怪事,手足相残臣子叛逆,犯上作乱之事层出不穷。

一个雄才大略的诸侯君主成为天下霸主之时,其国可谓风光无限,号令天下各诸侯,更获得其他诸侯来朝纳贡,并享受高于其他诸侯的礼遇,甚至比王室还要有威仪,天下有实力者皆争霸之心,都想拥有那样的无限风光。

每当一代雄主陨落以后,盛极一时的诸侯即会伴随衰弱,无论是有所醒悟的君主还是沉浸在其中不知所以的君主,其身后的国家依然无法避免人亡政息下场,因为人有终时加上内有忧患隐藏外有强敌环视。

师傅巫阳的书室他已进出两日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很注意其他东西,一心都扑在书架上那些关于修行之事的帛书和竹简之中,看书困乏的时候才慢慢去仔细观看室内的其他摆设物件。

第一次看到舆图的时候他曾注意过,但没有仔细的去看,因为这幅标注天下诸侯国略图的帛画舆图引起他的兴趣,因而师傅巫阳与他讲了一些天下之事,他本来就是想问问关于江州的事情而已,因为从懂事的时候就希望有一天能去一趟江州,他对边陲小城阳邑尚且没有了解清楚,何况是整个天下。

让凌枫没有想到的是,师傅巫阳收他为徒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传授他什么功法,而是举荐他到阳城的学宫入学,阳城学宫就是官吏子弟入学的地方,再过两日便是阳城学宫的秋季入学礼了,师傅巫阳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上至天子下至诸侯,都入学承师问道,学宫也是祭祀,布政议战和选拔武士的地方,而阳城所有的修行者几乎都是在出身于学宫,此前便听说过了,凌枫本以为拜师之后不需要进什么学宫的,但是现在依然还是要准备入学的事,师傅巫阳说想更多的了解天下的事和修行的事,学宫是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阳城是个小城,郊外的学宫并不远,加之以前战事频繁,所以阳城学宫不设置校舍,入学的学子需要自己每日进出城就学。

……

学宫入学礼的这日,一大早凌枫正在屋里做准备,巫府的管家不但给他准备了新的衣物和入学一切物品,还准备接送的马车。

凌金进屋看到他就微笑道:“公子,你现在可是大不一样了。”

“你就不要学他们叫我什么公子了,不就是穿套新衣服嘛,有不什么不一样的。”

“可你现在是巫祝大人的弟子,和达官贵人子弟没有什么区别了,很快整个阳城的人都会知道。”

“你不训练跑来这里,难道不怕何统领处罚你?”

“我都听说了,巫祝大人让你去阳城学宫入学。”

“你怎么也知道这件事情?昨天管家和我说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因为以后我就是你的随从的侍卫了,何统领刚刚给我下的军令。”

“我怎么没听说这件事情,再说我去学宫要什么随从侍卫。”

“所以我才说你现在不一样了,这是管家按巫祝大人的意思亲自吩咐何统领的事情,以后接送你去学宫会有随从的卫兵。”

“管家只和我说已经安排马车夫接送,没有和我提侍卫的事,我去问问什么回事。”

“别别别!不用去,这可是我自愿领的军令。”

“这算什么军令。”

“当然算了军令,学宫在阳城的郊外,外出护卫可不就是府里士兵的职责,虽然我知道你不需要什么护卫,但是何统领和管家都说了阳城的达官显贵子弟都有会有车夫和侍卫接送,你是巫祝大人的弟子自然不能失礼于人。”

“我也想趁机会看看学宫到底是怎么样的地方,我听他们说了阳城修行者最多的就是学宫了,巫祝大人还曾经是学宫的院士。”

“这才是你接军令的目的吧!”

凌笑了笑道:“快走吧,再不走时间就晚了。”

两人出了巫府,上马车向城外而去,路上凌枫从马车内看到入学的其他人部分人也是有随从有侍卫,但是一部分人连马车都没有。

凌枫觉得真带侍卫的做法很无聊,除了能显示身份之外,从城里到学宫不过三四里的路程能有什么危险,再说真有危险的话带侍卫的人不是更容易成为目标。

……

阳城东西南三面环山,城外一条蜿蜒的大河自南向北从城外流过,阳城学宫就城东南的山麓上,也算是一座宏伟的宫殿,学宫前是一个水池,入学大典就在水池之滨举行。

新入学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和青年人,个个都笑容满面,和他们在一起都不由让人跟着愉悦,凌枫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入学礼,好像一切都是那么有趣。

入学礼的大典倒是让人大开一回眼界,至少对于他来说是这样的,封邑的武临君亲自驾到,阳城的众官吏也都参加了,且派出了数百全副武装气势威武的军队。

除了入学的学子举行各种各样的入学礼仪式,还凑礼乐,饮酒相庆,出动的军队还进行一番操演,这学宫入学礼更像是阳城的举行的一次宏大的庆典。短短的一个多时辰的庆典把阳城的达官显贵,文臣武将大概的认识了一遍。

阳城学宫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每学满三年即可参加考核随才而用,如果考核不过可留和后辈继续再学再考核,有修行潜质可拜学宫的长老为入室弟子继续修行,没有修行潜质的其他人会离开学宫,所以入学宫并一定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修行者。

达官显贵子弟只有嫡长子才有世袭的爵禄,剩下的其他人如果不能被学宫长老们看中成为入室弟子修行的话,要么通过关系自己谋出路,要么就是入伍,因为现在阳城实行军功制,入伍立军功就有可能获得封赏,这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

但这些和刚入学的少年人凌枫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已经拜阳城的巫阳真人为师,不需要再拜学宫的长老为入室弟子,也没有想过要谋求那些出路,目前他心里修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达到一定修为境界之后去江州,进学宫是因为师傅巫阳身为阳城巫祝事务繁忙,很多东西不能一一给他教授和解惑,而要学这些东西学宫入学便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凌枫已经踏上了修行之道,但是师傅巫阳还是要求他入阳城学宫就学。

……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