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至仙录》第十一章 先天之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玄门的第一晚,吴安挑灯夜读。

第三只玉简终于提到了进入宗门后如何修炼的问题,其中的知识让吴安完善了对先天武者的认知。根据玉简提供的信息和积累的知识,吴安进行了一番推理,让他对人类如何修炼有了初步判断。

无数年前,人类为了求得生存,获取更强大的力量,最初是模仿妖兽修行,学习它们不断淬炼肉体以强大自身气血,直至肉体巅峰之境后寻求打破肉体束缚进入某种更高层次的修炼,这种对后天的突破,人类称之为先天。

先天并不是一个境界,也不是泛指炼气期,而是炼气之前的引气阶段。人类武者在引气阶段停留的时间可长可短。世俗武者进入先天阶段的大有人在,他们能感受到“气”的存在但却不知如何引导天地灵气入体,或者说很多人尝试过,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走火入魔的居多。

那些走火入魔的世俗巅峰武者往往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功法指导,强行吸纳灵气入体,这样就会导致灵气在经脉内暴走,导致穴道堵塞,气血紊乱,出现走火入魔的症状。前人失败的例子多了,后来者往往视突破先天为禁区,长此以往,世俗武力衰败不堪。

但是突破先天的方法却掌握在修仙者手中,要想不断突破武道境界就必须依附于大宗门大势力。进入大宗门的武者经过努力突破先天后,却又被修仙求道所吸引,最终成了远离世俗的修仙者。这种人类武者的道路往往是修仙门派间接控制凡俗势力的体现。

修仙门派的引气入体功法是人类无数先贤历经无数岁月时光不断总结优化的理论,有了这种功法,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危险,提高进入炼气境界的成功率。

引气入体的成功率还受其它几个因素影响。比如有的武者天生就对天地灵气中火属性的灵气敏感,这种体质就是火灵体,他们的真气颜色是红色。以此类推修仙者还有木灵体、水灵体、金灵体、土灵体,不过这样的特殊体质都非常罕见,修行速度虽快但被天道所妒,修行路上危机重重。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修者在天地灵气聚集的地方引气入体的话,则突破的成功率更高,所以大宗门往往远离世俗,占据高山大川。吴安根据上世的记忆推断,以后的天地灵气会变得稀薄,没有特殊体质的武者,恐怕很难吸纳灵气入体,估计这也是后世盛行灵根之说的原因,在吴安看来,灵根估计就是灵体的变异。

玉玄门提供的玉简内只有炼气一至三层的修炼心法和淬体诀。经过仔细比对玉玄门与太玄宗的炼气心法,吴安发现两者真气运行的路线大同小异。

淬体诀却是正宗心法,如今人人手里有一份后,就意味着一年适应期满之后,吴安相比同期入门的弟子来说,内息诀带来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这无疑加深了他的危机感。

读完所有入门要求之后,吴安便决定抓紧一切时间修炼。他一边依靠强髓丹强化身体气血,一边以操控银针的方式提高掌控真气的速度,避免出现根基虚浮的现象。

山中岁月不知年。

大约半年后的一天,吴安体内的真气再也无法压缩,反而从毛孔喷薄而出,与天地灵气交互融合起来。此时,他感觉到周围三丈内的天地灵气都能被他的影响和操控。这就是先天之境,他只需引气入体成功,就算进入炼气一层。

吴安忍住了立即提升修为境界的冲动。他知道引气入体需要周全的准备。引气入体,顾名思义要先学会引气。这就需要他进一步提高对灵气的感知和控制技巧。另外,他还需进一步揣摩功法,对功法要求的每一步精益求精,避免走火入魔。

又一个月后,吴安在不断实践中逐渐掌握了引气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认为晋升境界的时机成熟了。

之前,他还花时间观察了外门弟子的活动规律。晚上时段,几乎整个山谷的弟子都在认真修炼,白天时段,很多弟子纷纷走出石屋,要么去藏经楼读书,要么去后山完成任务,要么做杂役。尤其是下午时分,山谷人数最少,也是天地灵气沉淀最多的时段。

所以,他决定选择在下午的时间段突破。黄道吉日,吴安在石屋里坐定,吩咐小狐狸护法。待心神进入巅峰状态后,他开始运转真气引导一缕天地灵气进入身体,灵气沿着功法记载的脉络缓缓推进,灵气所过之处,真气被逐渐同化,灵气一路增加能量,反而愈加暴烈。

此时,吴安只有集中精神力,全力控制住灵气,引导气体向丹田气海挺进,那里犹如体内真气的蓄水池。

不知多久后,一缕灵气终于驯服地在丹田气海处安家落户,并开始改变丹田内庞大的真气,但功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引导体内真气不断运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随着功法运转一个周天运转结束后,吴安感知到浑身经脉内充满了这种混合真气,虽然稀薄不堪,但是这种变化让人惊喜不已。他“看到”了体内五腑六脏充满生机,丹田处混合的真气居然是稀薄的彩色。

“透视”就是人在纳天地灵气入体后,人的精神力也得到提升,从而可以自我探测身体。修真理论认为凡有思想者皆有精神力,但精神力多数内敛,只有通过修炼,精神力强大到足以外放至体外的时候,就可以识别体内外的事物,比人的眼睛更强大,可称之为神识。以地星人的概念来说,神识其实就是精神力强大到全频率的结果。

此时,他向四周感知,脑海里顿时显现出小狐狸正在认真的守着门口,他的“视线”还越过石墙看到了屋外地上的一片树叶……不过,这种清晰感仅限两丈以内的事物。

吴安心忖自己的神识会不会比别人强点点呢?他自认为来到这个世界后,其灵魂强度一直强于同阶修者。按照玉玄门门规,进入炼气期的弟子方才算作正式外门弟子。

第二天,吴安就去外门总堂更换了身份牌,领取了一个月的俸禄,然后直奔向往已久的藏经阁。

外门驻地的藏经阁是一所占地宽广的石头建筑。门口立有一块丈许石碑,碑文告知所有弟子藏经阁并非免费开放,十二个时辰缴费一块下品灵石,非限制性文献可以用玉简复制,但复制一块玉简须另缴纳一块下品灵石。这让吴安终于知道了,即使修仙问道也必须有大量灵石旁身,否则寸步难行。

吴安在守门管事处缴纳了灵石后,果然获准进入了藏经阁重地。藏经阁里面显得空旷安静,左边是一排排书架,右边是供门人休息的座椅,类似地星上的图书馆。他粗略计算了一下,藏经阁里只有十来个书架,上门的玉简数量比吴城收藏的纸质书籍数量少得多。不过,修仙门派制作的玉简信息量十分庞大,非世俗书册可比,而且保存的时间也比书册长久的多。

见此情形,他的心思忽然天马星空起来。难怪地星人有硬盘、内存卡这种产品概念,而且从古至今一直有神魔鬼怪的传说,说不定地球也是万千世界的一部分。不过,玉简比起硬盘来要高明的多,因为人体可以凭借精神力直接读取玉简。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吴安凭借其惊人的记忆力将藏经阁所有知识都收入了脑海里,内容涉及大陆杂记、各种秘闻、前辈炼气心得等等,不过最让他感兴趣的还是玉玄门的基础道术、炼丹制药、阵法入门等修真知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