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侠革命》第十三章 滨水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道崎岖,虽然是经过特意修整的,可骑行起来也是颠簸的厉害。

看到这坑坑洼洼还有些陡峭的道路,宁奇不由的腹诽道:“明明平原上才更适合发展,但似乎所有的宗门都似乎倾向于在山上开宗立派!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十分不好的传统。这么险峻山路,回头等他蒸汽机发明出来,再鼓捣出拖拉机之类的工具了,这个交通运输依旧是一个难题。如果说要是修路的话,那么修山区的道路难度还是挺大的。”

下山之后,四周就不再是林木而是鲜有绿色的白地。

这意味这片土地已经划给了某人,只是还未来得及耕种罢了。宁奇下马来到了路边,伸手抓取一把土壤放到鼻子嗅了嗅,然后仔细看了看,有一些黑色的灰烬。显然是通过焚烧清理出来的白地!

上官瑶瑶也抓起了一把黄土,观察了片刻又悻悻然的放下了。

“这里的土壤有些干燥,不过似乎是在热带地区,应该能够达到一年三收或两收。”宁奇道。

“是呀,我也这样觉得。”上官瑶瑶拍了拍手道。

继续沿路前行,一个时辰左右的功夫就到了第一个镇子附近,远远望去已经可以看到镇子的轮廓了,到这时遇到的人也就多了些。他们大多面朝黄土背朝天,有的是在用锄头翻地,有的则是在平整过的土地上播种。偌大的一片田地里,几乎看不到几只黄牛。

“生产工具有些落后呀。”宁奇微微感慨道。想现世秦汉时代就已经广泛的采取了黄牛耕地的技术了,各种农用工具更是五花八门。而此刻,宁奇见到的黄牛数量数都数的过来。

按理说,蛮兽种类那么多肯定有适合驯化的。可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山海宗保护区的农业水品依旧这么低。可见武技功法使人类强大的同时,也使他们失去了利用自然的敏感性。

来到镇子里,才让宁奇有了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像那些卖糖人的、捏面人、卖菜的、乞讨的......在山上哪里遇得见去!

不过仔细观察之后,宁奇发现经济发展程度并不高。因为他连一家酒楼都没有看到,顶多也就是一个小包子铺。而且卖的还是素包子......人们的衣着打扮也都过于简朴,基本上没有什么装饰。头上别株野花的妇人就算是会打扮的了。至于衣服,大多数都是粗麻布。像宁奇这一身丝绸已经是不时招来人们的羡慕的白眼了。

当然,要是宁奇穿的是山海宗弟子黑白相间的制服的话,就是另一种景象了。

说话间,两名山海宗的弟子巡逻经过集市。卖包子的,卖大蒜的全都凑上去非要给这俩弟子送点东西。甚至还有一个妙龄少女送手帕的......

好一阵混乱之后两名山海宗的弟子落荒而逃。

看到这一幕,宁奇微微后悔自己暗访的决定。

纵然民风朴实,可总归会有些宵小盗贼之类的人存在。这些巡逻弟子起到的作用无疑相当于警察。只是这些警察这么受人民爱戴有些让宁奇咋舌。

兜兜转转了一上午,宁奇了解到了很多事情。茄子卖多贵、粮食多少钱一担、铁匠一天能敲出来几个锄头、镇子外面的土地都是谁家的......

这些情况让宁奇对这个时代有了一个真正的、切实的了解。不在仅仅局限于其他人的转述。在心底,他初步有了一些打算。

午饭的时候,他准时来到了镇子角落的山海宗驻地。

亮明身份后,滨水镇的隋长老热情的招待了他,当即宰了一只八珍鸡炖了。

对于在门派驻地里放养了十多只鸡的事情,宁奇本来还有些不满,可是等到这只鸡端到餐桌上的时候宁奇就不得不称赞隋长老懂生活了。

驻守滨水镇的除了隋长老还有十多名先天层次的弟子。他们算是滨水阵的守护者和管理者了。当然,在管理上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往往商贩们出现矛盾的时候、雇农和东家闹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才需要他们调节。而且更多的是出劝说很少进行裁断。基于山海宗保护神的形象和民众对于守护自己的这些大侠的敬重。他们的调节往往能起到非常神奇作用,基本上都是人到矛盾消除。

至于市场这一块,则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根本没有他们什么事情。税收什么的,隋长老表示不知道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卫生这一块,倒是他们在管。可是管的方式也极其简单粗暴,抓着的盗贼之类的生物全部安排扫大街。每一个盗贼都要等下一个盗贼被抓到的时候才能解除劳役。然后因为盗贼数量有限,镇子上的卫生的确算不上整洁。医药这一块则更是麻烦,镇子上就那么几个赤脚医生。寻常的发烧感冒还好说,要是真的生了什么大病就只能等死了。

也因此,这里的人均寿命呈现两个极端。没有修炼武术的,若是得了一场大名,三四十就挂掉的很常见。就算身体健康,没灾没难的也很少活过七八十。

而修炼过功法武技,同时达到了较高层次的,百岁完全不是门槛。拿刘青云来说吧,人家九十多岁了,身体硬朗的不要不要的。跳个崖摘个樱桃轻松跟玩似的。保守估计,再活个四五十年完全没问题。

至于宁奇的师傅,也就是他长挂在嘴边的那个老头。具体年龄是多少不得而知反正肯定比刘青云要大,但是愣是给人家活的头发都由白转黑了。外表和一个三四十的大叔完全没差。至于还能活多久,那恐怕至少要等到下一次须发皆白的时候才需要考虑吧......

归根结底,普通人的死亡率还是挺高的。一些常见疾病也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和隋长老在饭桌上聊天的这回功夫,宁奇又了解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他都让上官瑶瑶记下来。当然,至于后者全凭脑记能否记下来,宁奇选择性的忽略了。早就告诉她随身带纸笔了,自己设计的那么方便的铅笔都嫌弃怨得了谁。

上官瑶瑶全身贯注的盯着隋长老,耳朵都竖起来。可就是这样记得也是勉勉强强的,搞的他都想拿鸡肉塞住这老头的嘴了。

想到鸡肉,上官瑶瑶看向餐桌。发现这半只鸡已经没有了,隋长老说话的时候自己这个宗主可没闲着,像鹅一样大的半只鸡硬生生给他造完了!早知如此她还不如和其他人一起去吃另半只呢.......

“原来如此。”宁奇擦了擦嘴道。

不知为什么,隋长老看着空荡荡的盘子察觉到了一股来自宗主的恶意......

在滨水镇又逗留了一天,宁奇又了解了下滨水镇的财政状况。发现这里的民众和山海宗的关系是一种很玄学的模式。一方面本着侠之大者为宗为民的思想,山海宗的各堂口基本上都很难生出从民众身上获利的打算。可这样一来市场缺乏监管和引导发展缓慢,卫生医疗管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现状堪忧。而山海宗为了获得日常物质的供给不得和民众做生意。寻常百草堂炼制的强身健体的药丸,兵甲堂一些弟子生产的农具.......

可是本就没有多少资产的民众又哪来闲钱买这些奢侈品!

对,像百草堂炼制健魄丸对于这民众来说就是奢侈品,价格上完全不客气。有时候一枚药丸要卖个好几两银子......好吧这个价格相对它的成本来说是有些偏高,但是无奈山海宗没有太多收入门路了。于是只能定期坑一把保护区内的居民了......

当然好几两银子的东西还是有效果的,小灾小病的吃一粒基本就解决了问题,没灾没病的吃一粒也能增长几分力气。在这个医疗匮乏的时代,可以说市场非常巨大。但奈何民众也没什么积蓄,凭借个人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买的起。于是在特定时间的人们就会自发的进行集资,然后一起购买山海宗的奢侈品。再然后,所有集资的人透过抽签进行随即分配......

了解到这种生产模式之后宁奇都有些佩服佩服最先发起集资的那位前辈,太有商业头脑了。要是他还能活到现在,肯定被宁奇收归麾下。

同时,除了这些山海宗还会和周边的一些宗门进行兵器、丹药、蛮兽产品的交易,算是山海宗的另一个进项。可是即便如此,山海宗的积蓄绝不能很丰富。每当大规模的蛮兽潮汐到来时,山海宗的财力依旧捉襟见肘,于是不断的举债.......

不过灾难年间山海宗对民众的粮食供给完全是免费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虽然山海宗债台高筑,但是保护区内民众生活质量和其他宗门保护区的相比却没有太大的差距。

接下里的几天,宁奇又分别到其他几个地方转了转吃了几只不同口味的家禽,发现情况都大同小异。

即便是山海城,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顶多就是负责山海城的几个长老,在当地招募了一批所谓的外门弟子负责管理,可是本质上区别却不是很大。

牵着马再次来到滨水镇,宁奇决定,改革将从这里展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