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有喜:肥妞有点田》第665章 回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雨桐来的时候,远远地竟是看到了蜀郁的背影,她有些好奇的走到了东方煜的边上,问道:“那是蜀郁?”

“不是。”

“不是?”秦雨桐狐疑的看了那人两眼,道:“我怎么觉得挺像的啊。”

“你认错了,走吧,去吃饭。”

秦雨桐也没有去多深究,只是笑着任由东方煜牵起了自己的手,离开了此处。

不过几日时间,华国战神击杀元国王子的就已经在两国之间不胫而走,元国大王悲愤交加之下,竟是直接怒急攻心,大病在床,竟是不能再理朝事。

而元国的数位王子之中,有的都已被葛尔斯铲除殆尽,剩余的或是在襁褓之中,或是不堪大任者,根本无法处理朝事。

于是元国的众臣便是纷纷举荐,由当朝丞相蜀郁代理国事,请元国大王敕封其为摄政王。

一时间,蜀郁的风光无限,势力无人能出其右。

与此同时,华国朝堂也是风云诡谲,东方流觞刚刚坐上那皇位,虽是以强镇压,却也坐的不够安稳。

虽是贬或杀了许多大臣,可剩余之人,却也不免有一种兔死狗烹的感觉,朝野内外,也是怨声载道,各地藩王之间也是一个个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已有弹劾书发表,要将东方流觞杀之,以正视听。

其中那所谓的蜀国遗孤也不时的在各地作祟,让东方流觞头疼不已,偏偏这个时候,东方煜杀了元国王子的消息传来,元国也已发来讨伐信件,要让他给个公道。

内忧外患之下,东方流觞这个位置根本坐的不够稳固,每日也是头疼欲裂。遂,直接传了诏书,让东方煜立刻回京。

“他让我回京。”东方煜拿着手中的明黄色的圣旨,嘴角带着一丝冷笑的对着秦雨桐道。

“我陪你回去。”秦雨桐有些担忧的上前拉住了东方煜的手。

那东方流觞对东方煜可以说是没有半点该有的父子亲情,甚至在一开始,他就不曾希望东方煜活下来过!

如今,东方煜因她连连无视了他数道召回的诏书,怕是这个时候回去,定然是要被他大做文章不可。

再者,如今朝堂大乱,他让东方煜回去也未尝不存在了利用的心理。

在这种时候,东方煜就是一柄利剑,谁能持之,便可伤人。

“太危险了,如今朝堂之上,无异于龙潭虎穴,若是没有走好,便是会堕入深渊,你还是跟豆豆他们先回金阳镇,等我将一切办妥,自会回来与你们相见。”

东方煜忧心忡忡,如今这天下怕是真的要大乱了,各方人马均是虎视眈眈,若是以前,他自不会惧怕任何人,可是如今心中已有挂怀之人,便是不能再如同从前那般大开大合。

也许,如蜀郁所言那般,远离朝堂,对他来说才是更好的选择。

“正是因为龙潭虎穴,我才要陪着你,豆豆他们可以先送回金阳镇,但是我,必须跟着你。”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了,如今那所谓的蜀国遗孤也已成了于子规,自是跟我再无瓜葛,我便是被冤枉的了,他们也不能再拿我的身份做文章,反正我要陪着你,是生是死,都跟你一起。”

他们俩经历了这么多,她自不会再在意那些许多,既然要退出那争斗之中,那一切都必须要处理妥当。

东方煜紧紧地盯着秦雨桐,那俏脸上满是坚定,一双眼也是透着一股倔强。

半晌,东方煜只能叹息一声:“好,那我们便一起回去。”

两人商议了片刻后,还是决定了让蓝敬轩帮他们将豆豆和蓁蓁以及东方夫人一起送回金阳镇上安顿,无论如何,只有这些人安全了,他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

离开前,豆豆虽不知道秦雨桐他们要做什么,却还是拉住了秦雨桐的手道:“娘亲你们放心去干正事,家里的一切豆豆都会好好的照料的,豆豆会照顾蓁蓁会照顾祖母,说不准等娘亲和爹回来的时候,豆豆还能考个秀才来呢。”

秦雨桐又是心疼豆豆又是满意他的自信,不由得摸了摸他的脸道:“好!等娘亲和爹爹办完事情,就回来给我们家的小秀才庆功!”

豆豆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东方煜,瞬间变得郑重而又严肃的道:“爹,你要好好照顾我的娘亲!知道吗?你是男子汉!不可以让自己的媳妇儿受伤的,知道吗?”

秦雨桐在边上听得忍俊不禁,自家的儿砸当真是可爱极了,明明就是个小娃娃偏偏要做这等大人模样。

岂料东方煜却没有像是秦雨桐这般当做玩笑一般,竟然十分认真的点头道:“嗯,我会的。”

告别了豆豆等人,秦雨桐跟东方煜坐上了回京的马车,秦雨桐实在是忍不住的开口笑道:“你跟豆豆那么认真做什么?”

东方煜侧脸看向秦雨桐,车内的光线不太好,可是依旧能够一眼就看到他那双深邃的眸子,那双眸子就像是有什么魔力一般,明明只是正常对视,却让秦雨桐好像有一种自己整个人都被剥光了一般的感觉。

她正想要再说点什么来掩盖自己心中的紧张,却没想到东方煜突然开口道:“因为我们都想要保护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秦雨桐愣了愣,随即笑了起来,伸手捏了捏东方煜的耳朵,轻笑道:“乖。”

这一路行去,秦雨桐他们俩没有走的很快,因为他们知道,这段路至少是在还未进京前,最安逸的日子了。

一旦入京,那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只是这一路行来,几人也看到了很多,几乎百姓们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惶惶不安的样子,毕竟上面遭此变故,百姓也是忧心忡忡,生怕会因此引发战争,那受苦的,便是他们了。

除了那些百姓的忧虑以外,他们最常听见的一件事便是那蜀国遗孤又做了什么为民的大好事。

比如替百姓出头惩戒恶霸,戏弄昏官,亦或是解救不小心入了火坑的良家女子等。

这些事情若只是一件两件倒也还好,偏偏他们做的好事太多,这好事一多,再加上有心人的故意宣传,导致百姓们的心都开始慢慢偏移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