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侠仙魔录之风寒幽月》第十二章 测字老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九,或者,从今以后该叫姜小九,下了最后一道台阶,跨出山门。

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未曾回头,他知道,即便自己转过身,也看不到任何送别之人。

从年幼被铁应山救回来算起,姜小九已经有十年没下过山。面对武神殿外的世界,姜小九像只没头苍蝇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问过途中遇到的一个路人,姜小九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到一个集市。虽说集市并不大,可对于姜无恏来说,这人来人往的地方,远比武神殿要热闹得多。

姜小九捂着早已“咕噜”的肚子,准备先找个地方落脚,他听姜无恏说过,只要是写着“客栈”二字的地方,都可付银两或铜钱住店。

找了家客栈,姜小九前脚刚进,小二就笑脸盈盈的跑过来。

姜小九吓了一跳,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客气?

“我,我要住一晚。”

姜小九边说边掏钱袋,摸遍了全身,愣是没找到。

丢了?还是路上被人盗了?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何时不见的。

小二的脸变了,冷冰冰道:“有钱您请进,没钱,别挡道。”

姜小九摇头苦笑,转身出了城门,来到一片林子前,想着进去捉点野味充饥。

碰巧几位农夫扛着农具路过,见到将要走进林子的姜小九,其中一位老者问道:“年轻人,你这是要作甚?”

姜小九先是弯身作揖表示敬意,然后实话实说,道:“长者见笑了,在下腹中饥渴,想入林中打些野味。”

老者叹息道:“唉,谁没个落难的时候?可你不知这林中藏有猛禽异兽,到夜半更是有鬼怪出没。眼见天黑,你这贸然进去,恐性命不保啊。”

虽说姜小九在武神殿过惯了太平的日子,可他也听过不少世间的凶险,见几位农夫说的诚恳,顿时心生感激,对着老者再次拱手道:“多谢长者提醒,在下初次下山,钱袋丢失,实在是没办法。”

老者道:“这样哦,算了,我见你还算客气,这么着吧,我这还有些中午吃剩的干粮,别嫌弃,将就吃吧。”说罢老者递给姜无恏几个大饼。

姜小九本想拒绝,但见老者甚是诚恳,恐伤了他的好意。再者见到这几个大饼时,肚中更是一阵紧缩,双手不自觉的接过,谢过老者后就是一顿狼吞虎咽。

望着姜小九有些滑稽的吃相,老者递过一壶水,道:“慢点吃,别噎着。”

“多谢长者,多......”姜小九还没来得及道谢,只觉眼前一阵眩晕,摇摇晃晃就要栽倒。

其中一个中年人见状轻笑道:“哎哟,挺厉害的嘛,看来是个练家子。”

老者一改方才的慈祥,露出满口的龅牙阴笑道:“练家子又怎样?中了我的迷药,再厉害的人也撑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都说人界一些地方看似民风淳朴,可有不少人靠山吃山,白天耕作,夜晚为匪,常拦路打劫过往的生人,此言不假。

姜小九一个未见世事的后生小辈,哪知人心的险恶?就这样在几人的讥笑之下,很快坚持不住,倒在了地上。

夜风无情,带着狂笑般的呼啸声唤醒了恍惚的姜小九。他使劲摇了摇昏沉的头,发觉佩剑和包袱已不在身上,忙挣扎着想要起身。无奈迷药的药性还没有过,索性不再用力,干脆仰天躺在地上。

“哈哈,哈哈哈......”

姜小九发出阵阵大笑,听不出是无助、心酸还是委屈,或者五味皆有。以往总听姜无恏说人心叵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叵测。

然而事已至此,又能如何?“不行”,姜小九使出全身的劲猛地坐了起来,他能原谅他们的欺骗,却不能容忍他们劫走自己的佩剑。

对姜小九而言,那把剑是除姜无恏外唯一信得过的伙伴。在他成眼中,剑就如同大哥的身影一样,是自己和大哥唯一的联系,无论如何也得找回来。

姜小九想站起来,可一连试了几次,双脚都还是软绵绵的。

他不由得发出一阵大吼,一拳砸在地上,却发现连拳头都是如此的无力。

一瞬间,姜小九怒火中烧,全身似有一团血气围绕。

霎时,血气汇集,飘荡在姜小九头顶,令空气凝固,方圆数里内所有能动的生命纷纷逃离,连风,都不敢再造次,换了方向。

所幸,在姜小九即将爆发之际,耳边响起了姜无恏的声音:千万不要伤害他人。

“大哥。”姜小九低语一声,努力压下心中的怒气,跌跌撞撞的站了起来,回想着那几人的容貌,朝着集市方向走去。

一连寻了四五日,城内,城外,姜小九始终没有发现那几个人,只得往更远的地方找。

这段时间,姜小九滴食未进,渴了,便饮一些河水。原本他可以寻些野味,奈何一心只在寻找佩剑,反倒是忘了饥饿。

不知不觉,姜小九来到了一个更大的集市。刚进城不久,忽见前面有一堆人围在一起,好不热闹。

好奇心促使着姜小九走了过去,挤进人群后才发现,是几个普通百姓正为难着一个富家公子。

姜小九没有多想,站上去制止,不想其中一人对着他挥手就是一拳。

虽说姜小九在武神殿只是个打杂的,但常年扫地,早就将臂力练得比常人强上一倍。这一拳还未近身,他出于本能,反手一把捏住,疼得那人嗷嗷直叫,旁边几个人见状,都灰溜溜的跑开了。

富家公子见状很是得意,道:“哼,今天是本大爷没带帮手,不过你们几个等着......喂,小子,挺不错的嘛,大爷我喜欢,呐,这是赏你的。”

说罢那富家公子丢给姜小九一锭银子,便扬长而去。周围的人也逐渐散开,不知谁恶狠狠的骂了声:呸,狗腿子。

姜小九留在原地不知所云,难道自己抱打不平也有错?不过望了望手中的银子,姜小九没再多想,这也算是那人的好心,得赶快找个地方吃点东西,肚中早已坚持不住。

来到一家包子铺,姜小九递上那锭银子,嘀咕着问能买多少?

店家双眼一亮,凭他多年的经验,知道来了个未出家门的“傻货”,随口说了句“顶多让你吃饱”。

姜小九赶紧要了十个,顾不上滚烫,不停的往嘴里塞。

店家见此人一连吃了十个包子都不带歇气,讥笑一声“饿死鬼”,或许是出于良心,丢给姜无恏一个铜板,说是找他的钱。

姜小九吃饱之后,穿梭在人潮中,把弄着手中的那个铜钱,心想佩剑是找不回来了,眼下却又不知何去何从。

“哐当”,姜小九一个不小心,铜钱从手中掉了下去,直滚到一个小摊前,他忙追过去捡了起来。

“年轻人,既然有缘,何不测上一字?”

这声音尖尖的,听上去十分怪异。

姜小九见是个衣着简陋但干净整齐的老道士,面相枯瘦但精神饱满,正坐在小摊后望着摊前的他,还伸出两根手指悠哉的敲了下面前的小桌。

他心想,相字问卦,武神殿也有不少这样的奇人,且都是中原声名远扬之辈。而眼前的老道相貌平平,和他们相距颇大,实在看不出有何仙风道骨。本想拒绝,然他想起姜无恏说过“人不可貌相”,索性坐了下来。

望着老道,姜小九哆嗦着将手中尽剩的铜钱双手奉上,学着姜无恏的语气道:“在......在下只有铜钱这一枚,前辈否测,哦不,可否前辈一测?哦不,该是,该是......”

姜小九红着脸说了半响才讲明:“在下是说,不知前辈可否替在下测上一测,就只有这一枚铜钱。”

老道眯着双眼,没有半点嘲笑之意,接过铜钱道:“一文千金皆是钱,谁言千金贵一文?闹市一文可充饥,深山千金难买命。老夫测字不在一个钱字,在乎一个缘字,有何不可?说吧,要测何字?”

几句话说得姜小九一愣,老道言语通俗易懂,他全然明了,更给他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赶紧道:“在下也不知测何字,既然前辈在乎一个“缘”字,这枚铜钱算是与我有缘,那就请前辈以“铜”字替晚辈测测吧。”

老道哈哈一笑,道:“年轻人,铜乃金器,金可为兵。看你孤身一人,满身尘土,定是赶了不少路。再看你毫无修为,须知江湖路险,得有兵刃防身,而你却身无一物。莫非?你是在寻找兵器?”

姜小九神色一惊,忙点头称是,说自己的佩剑被人偷了,问是否能找回。

老道笑着摇头,道:“可惜啊,这个字里面有个“一”字,还有一个“口”字,也就是说被人一口吃掉了,你认为还有找回来的可能吗?”

“这么说?是找不回来了?”

姜小九听后面色失落,老道却叫他不要心急,道:“所谓有舍必有得,“铜”字里面还有一个“同”字,这说明你啊,会得到另外一件同样的兵器。”

“真的?”

姜小九好歹露出一丝喜色,老道继续道:“金乃五行之一,对应西方,年轻人,你何不去西边走走?”

一席话说得姜小九好不佩服,对着老道拜了又拜,连话都讲得有模有样了,道:“多谢前辈指点,晚辈已知去路,只是不知前辈是哪路高人,晚辈也好铭记于心。”

老道晃头道:“铭记于心,何须名号?你我缘分已尽,我该走了。不过年轻人,临行前我破例再给你测上一字。方才你取的是铜钱中的“铜”字,而未选“钱”字,殊不知“钱”乃“欲”之一本相,说明你有求但无欲。或许,天下苍生的存亡,你的决定,会是关键之一啊。你记住,不管今后发生任何事,都不能为了一个“欲”字而活,更不能有仇恨。还有,不要随便和他人做交易,尤其是你见到的那些所谓救苦救难的神仙,他们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姜小九听得云里雾里,缘分尽了,走的也该是自己,为何老道要离开?这最后几句话更是让他摸不着头脑,忙向老道请教道:“前辈,什么欲?什么仇恨?还有那神仙,为何不能相信?他们......他们?他们可是神仙啊?”

老道慢腾腾的收拾着小桌上的东西,像是在回答姜小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道:“都说成仙救苦难,不想只为上九天,若是真知苍生苦,何不留在人世间?哈哈哈哈......”

谈笑间,老道已收拾好东西离去,走了没几步,姜小九眨了下眼,却不见了老道的身影。看看四下来往路人没有半点反应,似乎这老道只有他一人才见到般。

姜小九上前几步,左顾右盼,发现老道确实不见了,吓得他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就是他......这个为虎作伥的家伙。”好一会,一群人围住了姜无恏,将他从恍惚中拉了回来。

这些人一个个面露凶色,不断大骂。细听之下,才得知被他解围的那个富家公子,原是本地一个恶霸。

姜小九不想好心之下,却闹出了误会,而这些人根本就不听他解释,只得拔腿开跑。

出城后又一连跑了四五里地,姜小九有些哭笑不得,心想这人间真是无奇不有。好在眼下有了去处,也不至于盲目行走,他抬头看了看太阳的落向,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