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基因优化人》第十二章 总星系全景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吃完了饭,各自散去。赵建功回到自己宿舍,打开电脑,开始进行跨北极高速公路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他打算今晚写好初稿,明天一早让他的联络员交给发改委,让发改委尽快立项。

王冠兴和蔡振国再次回到了实验室,蔡振国说:“我想,飞行车的车翼还是要安装在车底,平时收起来的时候在车底,需要启动车底的脉冲发动机的时候,车翼通过滑动机构收拢在汽车两侧。”

王冠兴摇摇头,说:“你的设计是有缺陷的,你的设计会使车翼与车身的连接部位太单薄,只是一根滑动连杆而已,太容易折断了,不安全。如果采用高强度材料的话,会增加飞行车的造价。”

蔡振国说:“那怎么办?那就制造一款不需要车翼的飞行车。”

王冠兴笑了笑,说:“不要机翼的飞行车,那是违反物理学定律的。除非能研究出反重力技术,不过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你看歼十战斗机,虽然是小型化的喷气战斗机,但是仍然需要机翼。我设想在车底安装两个伸缩型的车翼,平时收拢在车底,飞行和滑行时展开。脉冲发动机还是安装在车底,但是安装在车头和车尾的下方,这样就不会和车翼互相妨碍了。”

蔡振国说:“还是你聪明,我们赶紧画设计图吧,明天给我们的科研团队人员展示我们两个人的研究成果。”

王冠兴和蔡振国一直忙到十一点多才回宿舍。王冠兴一边用足浴盆泡脚,一边写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都是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跟他们有共同语言。这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终于能够拥有足够的科研资源去研究我自己想要研究的东西,用我的智慧去造福人类。霍金预言了人类的末日,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我要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帮助人们逃离地球,进入太空,开始全新的生活。”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上课前大家看到钱婼嫣老师领一位新同学走进了教室,这是一个外表冷冰冰的女孩,她的脸上似乎没有表情,就像戴了一副冰冷的面具。钱婼嫣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位是新来的同学,她叫刘思雨。好了,你去坐到第二排的那个空位上吧,那里是给你留好的座位。”

刘思雨一言不发地坐在了第二排的空位上,这个沉默的女孩给人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总是冷冰冰的。

下课以后,一些同学围过来找刘思雨聊天,她说话不多,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大家很快失去了兴趣,各自散开了,并且给她取了个绰号——冰山美人。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张美雪主动邀请刘思雨:“你好,刘思雨,欢迎你加入我们。中午跟我们一起坐在圆桌吃饭吧,那里有你的专座。”

刘思雨仍然沉默,但是她默默地跟在了张美雪的身后。当刘思雨坐在圆桌的最后一个空位上以后,全息显示的刘思雨的名字才消失了。

王冠兴说:“欢迎你的加入,刘思雨。你应该也是智商超过六百的天才少女,培训基地的领导希望我们能团结在一起,让我们这些智商超过六百的学生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以后我们都是自己人了,大家都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先来。我叫王冠兴,来自山西晋中灵石县,我最感兴趣的是航天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人类能够像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驾驭着强大的星际舰队,去畅游星海。”

其他几位同学也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最后轮到刘思雨了,她淡淡地说:“我叫刘思雨,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是天体物理学,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发现黑洞的终极奥秘。”

王冠兴终于知道了,原来最后一个女孩是研究天体物理学的,而她的家乡在嘉峪关市,距离酒泉市很近,可能从小就去发射中心参观过吧。

沈高朋赞叹:“不错啊,研究黑洞的,跟霍金是一个专业的。那以后我们就不叫你冰山美人了,叫你黑洞女孩好了。”

刘思雨并不说话,李耀灵看不惯沈高朋欺负人,反唇相讥:“你就知道欺负女孩子,随便给人取外号。那我们以后叫你电磁人,看你高兴不高兴。”

沈高朋呵呵一笑:“那有什么不高兴的?我求之不得。在这个团队里,我们每个人连一点特点都没有,就算将来我们团队出名了,大家能记住的,也只是我们团队的名字,还有团队领袖王冠兴的名字。而我们这些人都是等字辈,以后新闻里面报导的时候也只会说:‘王冠兴等十二名科研人员。’我正想取个外号,好给公众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大家一听电磁人,就知道我是电磁学方面的专家。”

李耀灵说:“呵呵,你这个想法还真不错,那也给我取个外号吧,就叫我光之女孩。”

沈高朋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大家都根据自己的专业,取了绰号,作为自己的代称,张美雪叫“基因泰斗”,研究纳米技术的常睿彤叫“纳米女孩”,孙超群叫“机器人隐士”,研究量子理论的邓伟豪叫“量子先生”,研究核物理的周鹏飞叫“核能先生”,钻研工程学的赵建功叫“工程大师”,钻研环境工程的于慧洁叫“环保女神”,研究神经外科学的许佳颖叫“脑科神医”,而自称电磁人的沈高朋被大家成为“电磁专家”。

王冠兴本来不打算跟他们一起玩这种取绰号的无聊游戏,但是仔细想了想,为了融入团队,还是应该与团队成员同乐,大家给他取个外号叫“宇航巨擘”,王冠兴笑了笑,没有反对,算是接受了。

王冠兴对刘思雨说:“我们一班是精英班,校长特批我们可以不用参加毕业考试,用一项让世界满意的科学成果来代替答卷就可以了。这个学期只有半年的时间,你是研究天体物理学的,半年的时间里想要拿出像样的成果,有点为难了。我建议你还是参加毕业考试吧。”

刘思雨说:“我会拿出一项让全世界满意的成果的。”

王冠兴问:“那你打算研究什么课题呢?天体物理学都没有什么短期项目。你好像对黑洞比较有研究吧?你所说的黑洞的终极奥秘是什么?”

一说到天体物理学的专业,刘思雨变得健谈起来:“黑洞由于中心有一个无法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的奇点,边缘还有一个无法看到其内部世界的事件视界,所以显得很神秘,不仅科幻小说作家把它描写的很神秘,就连很多物理学家也把它解释的非常神秘,有人认为黑洞的奇点是通往多维宇宙的入口,有人认为从黑洞进入,能从白洞出来,甚至有俄罗斯的天文学家认为黑洞的奇点可以制造出一个新的宇宙,是平行宇宙的入口,他的观点可能就是把黑洞的奇点和宇宙大爆炸起源的奇点混为一谈了。其实说到底,黑洞也只是一个天体,只是它的引力很大,任何物体,包括光子,都逃不出它的引力范围。霍金曾经认为进入黑洞的物质就跟我们这个宇宙失去了全部联系,从而有人根据这一观点推测出黑洞是进入多维空间或者平行宇宙的入口。但是多年以后,霍金修改了他的理论,认为黑洞吸收了物质以后,会以纯能的方式再次将其喷发到宇宙中,还是跟这个宇宙有联系的。所以黑洞不是通往其他空间的入口,它只是一个天体。而我要思考的问题,就是黑洞中心的奇点,我想找出它所遵循的规律。它不遵循目前我们所知的任何物理规律,但是它总要遵循一个规律。”

王冠兴问:“那你思考出来了吗?你这些天失踪了,是不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刘思雨点点头,说:“我这些天确实是想找个地方好好静一静,思考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出头绪,就被国家安全部的特工找到,带到了这里。”

其实王冠兴在听说刘思雨是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时候,就猜出她不是叛逃,而是找个地方静一静。因为她学的专业,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所以她叛逃没有任何意义,那些非法组织也不需要她。

王冠兴问:“那你半年的时间能思考出来这个问题吗?”

刘思雨说:“不可能。当初爱因斯坦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思考自己以光速追寻一束光会出现什么情况,最终才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对于黑洞的思考,也许会花几年的时间。现在只有半年的时间,我只能做一些比较功利的成果。我想绘制一份总星系全景图。”

总星系是对我们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的称呼,也就是说,刘思雨要绘制一份全宇宙的图像。

李耀灵身为光谱学专家,对天文也有一定了解,她说:“据我所知,这项工作前人好像已经做过了,美国宇航局曾经先后两次发射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测量宇宙的温度,获得了早期宇宙图像,被称为‘上帝的面容’。”

王冠兴也说:“美国的天文学家们还做过另外一项类似的研究,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这项研究的名称叫红移巡天,发现了史隆长城和巨洞等宇宙大尺度结构。只是他们没有建立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模型。”

刘思雨说:“我所要做的研究就是建立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模型,我要观测所有天体的具体位置和移动方向,测定运动速度,绘制一张立体动态图。而且我还要根据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尽量反推早期的天体位置,希望能够推测出大爆炸起始点的大概方位。”

王冠兴是研究航天学的,小时候也对天文学进行过一点研究,所以他非常了解刘思雨准备进行的研究有多么困难:“真了不起,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天体之间互相有引力扰动,很难测定它们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而且总星系包含的星系达到10亿个以上,而每个星系平均包含一千亿颗恒星。这样的测量运算量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你在半年之内根本无法完成。而且你还要计算它们的移动方向和速度,还要进行反推,这根本不可能。早就有天文学家指出,通过天体的运动来反推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是做不到的,因为经过了150亿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谁也没有能力反推。”

刘思雨说:“是的,很困难。还有一些困难你没有说,比如观测结果的迟滞,不管是光学望远镜还是射电望远镜,观测的结果都是很多年以前的,因为光从遥远的天体到达地球,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有时甚至是上百亿年。要想把这些观测结果绘制成全景图,确实很困难。但是最困难的,是对那些看不见的物质的建模,它们是宇宙中的暗物质,可能是褐矮星、死亡恒星、黑暗气云或者小型黑洞。我们无法看到它们,只能用引力透镜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它们在宇宙空间里的分布,才是最难描绘的。”

李耀灵说:“请恕我直言,我觉得你这个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你倒不如研究一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看看我们哪一年会被小行星撞击比较实在。”

刘思雨说:“你误解了我的专业,我是天体物理学,不是天文学。我的专业是和相对论、弦理论、超膜理论这些虚幻的理论直接联系的,观测近地天体那是天文学家的工作。我想做的工作,是找到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但是我不确定有这么一个点的存在。如果宇宙内的总物质引力小于膨胀的斥力,就不会收缩,而是无限膨胀下去,最终的结果是热寂。不过我认为宇宙的最终结果不会是热寂,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宇宙最终会收缩的,但我不认为会收缩成一个奇点,这种观点太过于玄妙,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我认为宇宙最终会收缩成一个超级黑洞,它的中心会出现一个奇点,但是物质的总质量还在,然后这个超级黑洞会发生爆炸,再次形成新的宇宙膨胀。我要找的宇宙大爆炸起始点,可能是一片比较大的星域,无法精确到某一个点的坐标。我其实只是想确定这个起始点在不在我们能观测到的总星系内,我想知道我们的总星系在整个宇宙里的位置,是靠近中心,还是在边远的角落。”

李耀灵说:“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你的研究很有价值了,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大概位置。”

王冠兴说:“刘思雨虽然平时喜欢冥想,但是这次选的课题还是挺务实的,总比那些玄妙而又根本无法证实的炫理论、超膜理论要强一些。”

刘思雨接着说:“我在绘制总星系全景图的时候,会重点筛查近地天体中的危险因素,比如那些衰老的大恒星,我会给它们做特殊的标记。因为它们在塌缩爆炸时,会产生强烈的伽马射线暴,如果距离地球在危险范围之内,极有可能造成生物大灭绝。5亿年前,伽马射线暴就曾经袭击过地球,造成了地球历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

王冠兴说:“嗯,这个附属的研究课题好像更务实一些,那就赶紧做吧。虽然我们人类目前还无法抵御伽马射线暴,但是我们要在附近出现超新星爆炸之前逃离地球,去遥远的星系避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一个助手,现在班里还有两个人可以供你选择,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两个同学。下午你自己去选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