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轻狂枉少年之重生筑梦》第二十七章 我们是朋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陆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作为一个重来一次的人,需要财富,仅仅只是需要,而不是必须。

“叔叔,对不起,我真不能骗您,这些木料是花梨格,是好木料。”陆川满心愧疚道,来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被坑等状况,甚至准备挑毛病,进行压价等各种手段。只是面对着如此简单单纯的情况,让陆川有些措手不及。

“我知道呀,花黎格,我们黎族的黎,这个名字还是你们汉人和我们学的呢,而且这木料也是我们最先使用的,历史已不可考,我只记得村里的老人经常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提到,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这花梨格已经是进贡皇帝的上好木料了。”中年人是村里的村长,名叫黄可邦,地地道道的黎族人。

“那你知道是好木料,也不收藏好!等以后用呀,或者提高价格呀。”陆川一脸纳闷,原来你们知道花梨格的用处,没想到我就是个傻子,陆川又想起方木师傅看自己的眼神。

“可是这些都是拆房子剩下来的废料呀,既然你们大老远跑来收回去做家具,那总不能让你们白跑一趟,本来我还打算白送你们的呢,可这木料不是我自己的,我就做不了主,想说卖掉换点钱,让孩子们有点肉吃,上学的时候也能h县里的孩子们一样有件新衣裳干干净净上学去。”

黄可邦村长十分内疚自己作为一村之长,并没有把村人带出贫困。

其实用脑子想想一下就会明白,黎族世代沿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又如何不知其价值所在,只不过很多时候,与外界沟通不畅的情况下,拆下来的宝贵木料,大多数会被用于生火做饭,最好的不过重新加工,用作床板之类的生活用具。而外界也是这两年才刚刚开始炒作黄花梨,黎族朋友没有得到消息也是正常。

而听说陆川想要将这些木料用于重新加工,黄可邦心知肚明,也就顺水推舟换点生活费,五千块足够杀好几头猪的了,能用在他们看来没有大用的废弃木料,换来急需的生活物资,无论如何是不亏的。

这也是导致今后许多无良商人大肆低价囤积后发了大财,而可怜了黎族朋友,失去了祖传的宝贵财富,依旧身处贫困,而黎族人也越来越不信任汉人的原因。

直到多年后国家精准针对少数民族扶贫,加之黎族人大多拥有土地,生活这才慢慢好转起来。

面对如此质朴的想法,陆川更是无言以对,只能道:“可邦叔,您放心,不出十年,我会回来的,您今天让我把木料带走,十年内,我还你一个富裕的坎头村,我保证,每家每户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双层小楼,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喜欢的新衣裳,你们每一个人,都有酒喝,有肉吃。相信我,这是我陆川的承诺。”

如此可敬可爱的村民,如此朴实无华的村民,如此互助用心的村民,今后还要去哪找回?

“废话不要多说了,走,这都中午了,我们黎族人从来就没有让客人饿着肚子回去的,喝酒去,客人来了准备好酒肉。”黄可邦豪气冲天,让本来严肃的商谈生意气氛,为之一变,变得如此可亲可爱。

一进门,便看到众多老少围坐在长桌前,酒宴正酣,一见两个汉族朋友,直接迎进去,摆上碗筷频频劝酒。

陆川醉了,方木也醉了,在黄可邦以及热情村民的轮流灌酒下,哪里能够招架,很快就躺下了。黎族家的米酒可真甜,黎族人的情可真热,黎族家的信义可真亮,越来越明亮。

第二天,还处于恍惚状态的陆川二人被唤了起来去,喝过热腾腾的黎族自家的白米粥后,村里的青壮年,直接用牛车,将将近一吨的花梨格大料搬到县城里装车,仅仅一个晌午就完成了所有工作。

见陆川要拿钱,黄可邦摆摆手不肯接受,陆川岂能白拿?直接告诉他只是给村里孩子们的学费和伙食费,厚厚的信封直接塞到黄可邦的手里,跳上拖拉机,扬长而去。

黄可邦打开信封一看,五万块钱。这是市场行情价,陆川一分没少给,让他白拿,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领了黎族人的情,就别做亏了黎族朋友的信。

黄可邦嘴里念叨着:“太多了,这孩子们哪能用这么多呀,陆川,这朋友交的得,硬是要得呀。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真心交朋友呀。”

很快,这件事在整个黎族自治区传开了,等陆川俩再去其他村收花梨格的时候,黎族人都拿出了真心,知道陆川人品,根本不多要,还想着法让陆川少给,这让陆川着实没有想到。一车车的花梨格,多为大料,少数精品,因为黎族人会用花梨格,也懂用花梨格。

虫蚀,因为白蚁非常喜欢花梨木的边材白木,但是当遇到辛辣带甜的格的时候,就停止了腐蚀,这个就是虫蚀。

潮化是海南是一个海岛,常年的潮湿空气和咸的海水等原因,造成腐蚀。这样的木头也是非常的美和颜色比较特殊。

正因为有这两个因素,黎族人在把花梨木砍伐回来后,都会先放置上一段时间后,才拿出来使用,轻松不费劲,又可得到真正的好木料。

不过,有一个真顶不住,就是每到一个村子,都是喝酒,喝得那个叫昏天暗地,日月无光呀。

当陆川基本踏遍霸王岭周边县村的时候,手里的资金洒出了大半,换回来的,是堆的慢慢的,在家里的,占地一千平米的大仓库的花梨格。黎族人的情不能忘呀!陆川死死记住了这一条。

后来借助黎族兄弟的东风发际起来的陆川,在五指山茂密的雨林,那个黎苗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繁衍之地,海拔1882米高的五指峰半山腰上,建起了一座黎族祭祀的宏大建筑——黎祖大殿。黎祖大殿中供奉着的黎族始祖袍隆扣,意在保佑黎族子孙福泽绵延。它后来俨然成为海南黎族同胞的朝拜圣地和精神家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