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80青年的笔下光影》第四十九章 就是个普通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庭和睦夫妻同心,这是感情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的累积。

常亮和齐豫之间夫妻生活磨合刚刚开始,常亮对两人的感情开始铺垫,送花示爱只是一个小小开始的积累。

人生短短几十年,陪伴你和你相互扶持的另一半又是哪一个……?

没经历过多少风雨同舟的事情,更没有相互扶持的走过多少艰难历程……

不经历最好,平平淡淡的相互陪伴度过一生也挺好的……!

常亮抱着齐豫有些向往的想着!

俩人之间的感情坚固程度说不上有多深。

看小说看电视剧里的家庭感情剧,甚至看电视综艺调解类的节目里别人感情的风风雨雨……

这些其中的曲折故事,感情挫折和生活经历就有说不完的深刻人生记忆。

常亮有些暗自的思索,自己和齐豫也会像他(她)们一样吗?

感情的基础要是在别人的故事中建立,多少对情人能够足够贴近彼此的心灵~又能够有多少对情人能相互依靠在一起组建家庭?

风风雨雨的事情,不可控的又有多少……?

常亮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

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恋爱是个技术活,感情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

其中的成功率这种东西他自己原来还是有些躲避避免的,和齐豫都结婚了孩子也在孕育,自己努力保持经济无忧,有足够的精力兼顾家庭,应该可以少走很多别人走过的弯路吧!

常亮有觉悟的主动踏出这一步,他有深刻的心里准备和自己的经验教训。

足足蹉跎了逃避了7、8年的时间,才顺势一下走出来人生的低谷和思维怪圈,他要用心维护现在的一切……

人到中年许多的事情能看透很多!

也不能说看透绝大多数,但是对于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齐豫的感情基础,常亮还是要有些主观的去追求。

这是他现在从上海回来后,从养狗的细节触碰到自己心灵的一次拷问。

有句歌词里说“不必苦恼,不是你的想的也得不到;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掉……”。

歌以咏志,这句歌词表明的是一种豁达的心态,但是常亮认为这不是一个中年人能认可的。

人在少年时大都是感性动物,到了中年能把握的东西应该会很多了,不会再随波逐流的适用这种感性的状态了!

会很理性的去看待一些事情啦……

“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欲望是个无底洞,不理智的追求才是最大毁灭一个人的主要原因。

欲望的自我束缚从来就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常亮父母这辈从小就教导的一些习惯。

吃饭不要浪费吃饱就可以,消费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必要的能省则省!

从家庭教育上培养一个人的一些习惯,常亮对父母教育手段和效果的总结有些消极……

“言行合一”是最能体现一个人对欲望自我束缚的表现。

常亮身体力行的有些晚,有主观的自我约束习惯历来平平……

这是常亮这今年开始集中开始反省的重点!

一些人表现在自律、有良好的生活消费习惯等等。

有计划的消费或者做出一些克制的无意识节俭,都是对自我欲望束缚的一种表现。

生活的真谛从来不是欲望的无限制满足。

财富的累积和主观智慧意识的收获,这是在生活中奋斗的真谛!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良好的一些习惯是主观意识的推动形成的,常亮的收获大多数都收获于此……

拐回头又要说到“利己”的长利、短利上……

人的一生遇到的坎坷不一!

这些坎坷因为一些因素让人平安渡过,总结出来经济原因是主要一点。

生病要治疗,失业没有经济来源要消耗家庭底蕴,天灾人祸都不可避免!

感情的建立需要经济支持……

人在物质社会的生存,延续传承家庭血脉的重任,经济原因避免不了。

组建家庭更是缺它不可……

多少家庭因为缺钱而产生的矛盾频频发生!

衣食住行这些条件的满足情况都是经济条件决定的……

常亮深有体会,如果早早的经济条件允许,他的人生也不会走到现在这种情况!

这也是他庆幸的,要不然也不会遇到齐豫这样的女子……

物质社会组成的基础条件就是根据经济条件满足生产资料的配给。

这种生产资料的满足情况又决定家庭的上层建筑。

总结出来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一个小家来说也是如此。

都说穷人有穷人的活法……

处在一个信息交流十分畅通发达的现代物质社会,如果说这种说法占据主流就会很奇怪,起码常亮认为这中说法十分不真实不可信,有些自我安慰的意思在里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主观主流意识的真理。

常亮十分认同,人向往美好的物质生活并没有错。

这是人类更好生存延续的本能之一。

每个个体都会根据自己得到的主观信息反馈和别的个体对比。

这是每个人可控不可阻的天性之一。

常亮也逃不脱。

有人说国外那个国家怎么样怎么样好,常亮不以为然,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的眼光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反馈不同,这种天性不加以控制可就是大问题。

本质来说人类族群文化和传承的不同,主观的排他性非常隐秘。

现代社会的信息沉淀又是冠绝历史上的每个时期。

稍微用些心思就会了解到……,各个族群间的竞争无处不在!

知识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进入现代社会,都需要分工合作才能传承发扬!

更何况这种意识主流是在和平竞争的前提下……

一些自我美化的竞争手段出现,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人出现就显得不怎么奇怪了。

每个人还会虚伪的维持自己的一些形象,别说还有以国家主体为竞争的这种集体存在。

人作为个体存在社会中,认知的很片面不说,更何况这种隐秘的排他性竞争行为非常隐晦不直观。

主观的去接受信息覆盖,放大自己的欲望不理智的吸收,在别有用心的有心人心里这是个好利用的点。

要客观分析理智对待,常亮尤其有这种感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夫妻组建家庭,共同组建夫妻感情稳定的小家,这是常亮的心愿!

经历过才会懂,经营一个稳定的小家,经济底蕴深厚才会事半功倍。

钱作为获得生活资料的凭证,在国家的信用支持下得以稳定有保证。

平和安定的秩序维护,靠国家行为也靠小家的用心经营。

有了一些经济方面的成绩和满足,常亮还是有些膨胀的。

经历过上海的这件事后,自我认知又回归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的认识上。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好处。

最起码俗不可耐的追求钱的主观合理获得,心安理得的多了一些。

至于附和在“文化强国”这个大框架下,收获金钱上的充盈反馈,这也没什么大错。

毕竟常亮认知到自己是个普通人,也只是个普通的内容创作者。

一直到大人们逛超市回来,常亮和齐豫一直在蜜里调油的依偎在客厅沙发上说着一些心里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