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吃定小兔子》第11章 南阳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没听她兄长游历四方吗?见的多吃的多自然会做,我每次都是在你支离破碎的描述中拼凑出做法,还得还原出你吃过的味道,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小白懒得和莫远山计较,她从未见过这么多的梨花,注意力都在眼前的景色上。

此时春意渐浓,梨花含苞待放,树梢和向南的花苞已经舒展开身子,大大方方得站在枝头,打量着过往的人群。微风佛过,花枝招摇。宛如多谋的儒生,羽扇轻摇,飘逸温柔;又如素衣剑客,顺风而舞,潇洒非凡。

小白的少女心被激发,畅想着自己如梨花般翩跹起舞,树下公子锦衣公子抚琴而奏,望着自己眉目含情。

莫远山没有小白想跳一曲的心思,就觉得可惜了,战争一触即发,等自己诈死逃走前怕是吃不上这茬梨了。

“我兄长说.....”吴青顿住,脸上的光渐渐熄灭,“他说,国家应该让每个人都安居乐业,平等自由,让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嗯,你兄长要是当官,肯定能造福一方百姓。”莫远山随口应承道。

“他~”吴青苦笑,神色向往,“如果他愿意,可以造福很多人。”

“主子,南阳镇的粮食运来了。”贺平小跑过来,俯身向吴青报告。

“知道了。”吴青负手而立,又成了莫远山初见时那个待人谦逊却疏离的公子。“让小贺他们过去,你跟着我去村里转转。”

贺平领命,向后方跑去,很快拿了件大氅过来,“夜深了,主子加件衣服吧,着凉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贺平将大氅披到吴青身上,替他系好带子。

莫远山撇嘴,真是个狗腿子,吴青那么大人了,冷他自己不知道加衣服?贺平这种武艺,在自己手下过不了十招,能当上侍卫长怕就是这样巴结主子得来的。

哼,狗腿子!莫远山再次确定。

如吴青所说,梨园村人长期在外,留守的没有多少人,基本都是些身体有残疾或者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家,不能出去讨生活的人。

即将到来的战役和村里频繁出现的兵卒没有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隔一段就能看见几个老头子聚在一起下棋,旁边的小孩子拖着鼻涕滚铁环,跑来跑去不亦乐乎。

“他们怎么不出去避难呢?仗要是打开了,他们是第一个遭殃的啊!”莫远山不解。

“你什么意思?他们怎么会遭殃,敌军肯定过不了石头坡,你这样说是咒我们输吗?仗还没打就说这样丧气话,你到底是不是夏国人?”贺平跳脚。

我不是!莫远山心里叫道,嘴上还是从善如流,“是是是,夏国一定会赢,你贺侍卫长往两军前一站,燕国肯定吓得屁滚尿流!”

“你找抽是不是?”莫远山的嘲讽让贺平暴躁,手摸向腰间的剑。

“贵人真是难伺候啊!”莫远山慢斯条理,道:“说输也不行,说赢也不行,总不能你贺侍卫长出马了,双方还打个平手吧?”

“你......”贺平的剑拔了一半,被吴青按住。

“我们是自己人啊,仗还没打先内讧吗?”吴青劝道,“你想让我兄长失望吗?”

吴青搬出兄长,贺平身上的刺瞬间消失,半张嘴想说话,最终只是收剑后沉默着,直到回军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莫远山对吴青的兄长很好奇,是什么样的人物,让自己兄弟崇拜,让贺平这样暴躁的下属听见名字就顺服。

“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就是逃难,又能去哪里呢,仗打开了,没有哪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好的。”吴青对着莫远山的背影,说完这些话就转身进账了。

莫远山回头,账内烛光昏暗,吴青的影子映在门帘,瘦小的身形被拉长数倍,有些孤寂。

深夜,吴青和李盛坐在帅营,桌上摊着贺平查探的报告,两人都是愁眉不展。

南阳镇向朝廷上折,说近年连逢灾年,当地收成很不好,此时强制征粮容易引起混乱,石头坡一役所需粮食数目巨大,一时半刻难以筹集,先行运来一部分应急,后面的差额当地已经开始高价收粮,一旦筹到粮食,会第一时间运往石头坡。

“没有粮食,这仗怎么打?”李盛捏着眉心,“饿着肚子怎么挥得动刀?还没开始粮食就不够,一旦开战......”

吴青脸色发白,双手交叠,手指被捏得充血。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没有粮食,将士如何打仗?可强制征粮,南阳镇恐怕要生乱,天灾变兵祸,到时候是先御敌还是先平乱?同时进行,不又得一批军需?

他可以筹钱,可世道不稳,就是开高价,也未必有人愿意卖粮,这是保命的东西,命都没了,要钱何用?

南阳镇县令李向年素有清廉爱民的称号,敢冒着违抗圣旨的风险上折子,一是真没有办法了,二来他也不能眼看着辖区内百姓饿死。

李向年是夏国人,但自小受的是民为重的儒家思想,此次两军对垒,他不看好夏国。燕国多年积累,早已是兵肥马壮,近几年的征战都是几位成年的皇子轮流领兵,不论是将士还是兵卒都经验丰富。

要是败了,夏国肯定会掀起混乱,百姓各处逃难,到时候,能多一些粮食就多一份生机。

上折后,他就等着朝廷的处置,能以他一家老小性命,换南阳镇百姓一条活路,李向年觉得很值得。

至于上战场的将士是否会饿肚子,李向年不敢想,他是父母官,得先顾着自己的子民。若度过此次劫难,朝廷不处置他,他也会以死谢罪,以求忠义两全。

“李叔,我们,我们能不能想想其他办法?”吴青颤抖着开口。南阳镇是鱼米之乡,尚且不能筹足粮食,其他地方虽然还没有消息,估计也不会比南阳镇好。

“能有什么办法?战事一起,粮食比金子还稀罕,大家都藏得严实着。”李盛想不出办法,“燕国粮食充沛,但他肯定不给我们啊!”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