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侵无限历史》第一百一十三章 连下三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将言出必行,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焦锐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心里却是乐的开花,没想到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周边的一座城池。

“开门。”

城头的屯长压下心中的愧疚,果断的下令道。

这都是为了剩下的兄弟们和城内的百姓着想,不是我于禁对朝廷不忠。看着城下的黄巾大军进入城内,于禁站在城头久久不言。

他身为一名大汉朝堂治下城池的一名屯长,在城中其他守城将领死的死,逃的逃之后便成了武安城仅剩士兵的心中唯一支柱。

可局势就是这样,他于禁不是神,不可能凭借不过百的残兵败将对抗城下明显属于精锐的叛贼。为了武安城内百姓和剩余弟兄的安危,他不得不做出开城的命令。

这一刻,他忠于的是一城的百姓和生死与共的兄弟,其次才是所谓的大汉朝廷,所谓的大汉天子。

“把武安府衙给我围了。”

进入城内后,焦锐立刻便对旁边的小校下令道。

“黄亦,你去将城中富户和官府府库中的金银财宝统统收刮起来。”

“明白。”

一个时辰后,五百精锐黄巾在焦锐的带领下成功收刮完武安城内的财富。

城主府偏厅中,苏寒看着面前铠甲上沾满血迹身躯瘦弱的男子,不算白净的脸上眉毛黝黑斜立。

“你说你叫于禁。”

“有什么问题吗?”男子坚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愿意投靠我们吗。”

“不愿。”

苏寒平静的问着于禁,于禁也平静的回答着。

“不愿意的话,你可能会死。”

“无憾矣!”

“来人,将于屯长请下去。好生伺候着,切不可怠慢。”

“是。”

望着转身出了厅门跟着门旁黄巾士兵下去于禁的背影,苏寒脸上淡淡一笑。

说实话,接见武安城内这批投降士兵的时候,苏寒心中其实并没有多大欲望的。只是几十贪生怕死之徒罢了,最多收编了后比新纳的流民强些。

可事实总是那么出人意料,领着数十守城士兵的屯长居然选择了拒绝苏寒的收编,当然这只属于他个人的拒绝,他没有权利替手下的士兵决定他们的选择。

之后的发展自然引起了苏寒的兴趣,在得知守城的屯长名叫于禁的时候。苏寒毫不犹豫的开启了招揽,虽然不知道于禁为什么会在冀州赵国郡的武安城中担任屯长,但如果于禁能加入黄巾,无疑对完成任务帮助巨大。

“苏校尉,将军请你过去。”

没过多久,门口守卫的黄巾士兵便返回来并向苏寒禀告道。

“前面带路。”

校尉的身份自然是青玄子给的,周阳和吴浩也是一个一个。或许是为了补偿,或许是为了安定几人。就连焦锐领了五百人都敢以将军自封,几人区区校尉的身份在苏寒看来实属搞笑。

“苏寒,听说你将那屯长单独关押了起来。”

“是,希望将军能再给我一些时间,定将此人说服。”

“既然不想投降便杀了算,何必那么麻烦。”

“将军有所不知,此人虽然是个屯长,但是在武安城投降这些新加入我军的大汉士兵中却是很有信服力,现在我军正属于扩张时期,杀了此人万一引起投降士兵的骚乱说不得得不偿失。而收服此人,既增加了我军的力量不说,更有利于改变周围其他城池人对我军的看法,乃是一举二得之事啊!望将军多加思虑。”

“行,那人便交给你了,明日我继续率大军向下一座城池进攻,你便和黄亦留下来处理武安城我军新招募的流民吧。”

焦锐略显不耐烦的对苏寒安排道,原本吴浩被青玄子安排留在临城训练新军,自己统率了最为精锐的五百人马,心情自是不用说。

可苏寒偏偏没有选择留在临城跟他大哥,二哥一起。反而选择跟随大军,明显是对自己的不放心,或者也可说是一种变相的监督,焦锐当然对苏寒很不爽了。现在有机会甩掉,若是苏寒不服,他就更有其他的理由了。

“遵命。”

苏寒自是不知道焦锐的想法,周阳不想来则是因为吴浩一个人管理太多流民需要一个很好的帮手,所以周阳不得已才留在了临城,不然能获得历史点的机会谁会放过呢!蚊子哪怕再小也是肉啊!

翌日,一大早。焦锐便带着没有任何损失的五百精锐和一千强壮的流民朝着武安南面都沙河县城出发。

毫无疑问,顺利,非常顺利,甚至比武安还要顺利得多,焦锐轻易的于城内的道观达成了协议。

因为没有花费多少功夫,焦锐自然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沙河继续待着,除了留下了几个小校负责收募流民外,日过正午后焦锐便又带着其他人马马不停蹄的向曲阳赶去。

攻城之战,血腥惨烈。沙河守城士兵不像武安一样损失惨重,焦锐率领的精锐黄巾大军第一次遭遇了大汉士兵的抵抗。

“杀。”

“第一个攻上城头之人,官升三级。”

“守住,绝不能让任何一名叛贼登上城头。”

两方各自招呼着自己的人马,惨叫声,兵戈声不绝于耳。

“叛贼攻进城了,快逃啊!”

虽然尽力抵抗,但最终曲阳还是寡不敌众,历经了二个时辰的血战,城门被破,城内的士兵四散逃开。

至此,苏寒给青玄子规划的攻城路线已然结束。周围其他城池不是已经被本城内道观黄巾拿下,就是不需要临城大军帮助。

战后,焦锐清点了人马,发现五百精锐黄巾只余下一百,一千流民只余下三百,损失惨重。

虽然经历了曲阳之战后损失惨重,不过二日连下三城,麾下尽皆精锐的传言却悄悄的在赵国郡流传开来,向着邻郡传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