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世神君》第一章 奇书再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儿,你去哪里了?这么晚了才回来!”看见姜维蹦蹦跳跳的从外面回来,母亲不无担心的问道。

姜维嬉笑着跑到母亲身边,调皮的回答道:“娘,没事,我现在都七岁了,不用总为我担心。白日里我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明白,我去子文先生那里求教了!”

姜维的声音很稚嫩,毕竟还只是个孩子。

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上心学习心里很是高兴。可外面毕竟很乱,尤其是晚上,还是特别的担心,一再叮嘱姜维晚上早点回来。

“知道了,娘,孩儿记下了!”姜维边吃边回答着。虽然只有七岁了,但是姜维已经开始懂事,时不时就会向自己的母亲打听他父亲的事情。

母亲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总是支支吾吾的告诉姜维,他的父亲去戍边还没有回来。然而,自己的丈夫这么久没有消息,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死亡不过是瞬间的事情,姜维的父亲可能早就……陈氏不敢再想下去。

然而回来的人很少即使偶尔有回来的也都说不知道,于是她就想他肯定是死了。

子文先生是这个村子里唯一的一位读书识字的先生,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但也算是一方有名的文人。不过即便如此,子文先生最害怕的就是姜维来找他,因为他发现小小的姜维竟然比一个大人都难对付,他的小脑袋里装的问题经常令子文先生不

知道怎么回答?这一天,夕阳还挂在远山,小姜维又来找他。姜维很有礼貌的对先生行礼道:“先生,您好!”然后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孩子,你找先生我有什么事情?”子文先生笑着问道。心里还在琢磨,这孩子难不成又又有什么奇篇怪论来为难我老头子了。子文先生心中不免有几分怯意。

“先生,姜维有个问题不明白,您能帮我解答一下吗?”姜维回答道。

“你说吧!看先生我能不能给你讲讲?”子文先生捋着胡须暗自揣摩着该怎么来应付姜维。

然后姜维就开始问了,他想了想,略有所思的问道:“先生,夫子说:‘逝者如斯’是什么意思?我一直都迷惑不解,还请先生赐教。”

子文先生心想还好这个不是很麻烦,他摸着姜维的头,微微一笑,向他解释道:“夫子说‘逝者如斯’就是说,时间向流水一样一去不返了,所以阿,我们都要珍惜时间啊,尤其是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光耀门楣,报效国家。”

姜维点了点头,心中不免想到自己今年七岁了,天下的学问有多少,有多大,自己全然不知。姜维只觉得‘报效国家’四个字似乎变得非常的沉重,自己小小的年纪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子文先生见姜维若有所思的样子,就摸着他的头说道:“孩子,当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所以你要从现在开始就得学很多东西,尤其是兵法,将来最好能统帅大军,平定战乱,你说好不好啊?”

“先生说的是,学生记下了!”

姜维转身离去了。子文先生暗暗惊叹:此子虚心好学,将来必成大事。忽然想起姜维还没有合适的表字,于是就喊住姜维:“孩子,你且慢走,先生我给你取个表字吧!”

姜维一听,心想:“是啊,自己到现在连表字都还没有呢?”

于是转过身,对先生说到:“如此,多谢先生,请赐字吧!”

“我送你‘伯约’二字,一来你母亲现在只有你一个孩子,二来望你将来信守承诺,做什么都不要失约,你觉得怎样?”子文先生笑着说道。

姜维一听,觉得不错,于是就给先生跪下,拜谢先生。

回到家的时候,姜维若有所思。陈氏看见他这个样子,担心的问道:“维儿,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姜维看着自己的母亲,他首先把子文先生给他赐表字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很是替他高兴,接着他稚气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疑问对陈氏说:“娘,孩儿想出外游学,咱们这个地方书籍又少,又没有人指点孩儿好好学习,孩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学什么?天天看些圣人语录,虽可学会做人,可是还是不能学到真本事。”

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姜维年纪虽小,却志向远大,母亲心中自然欢喜,可是他太小了,怎么可以一个人出去呢?母亲正在踌躇之时,忽然想起自己的丈夫临行时告诉她的事,那后院井壁之上的洞穴之内,有自己的先人传下来的东西,或许于姜维有用。于是母亲对姜维说道:“孩子,跟娘来!”

姜维跟着自己的母亲来到后院,陈氏对姜维说道:“孩子,你父亲临行之时告诉我在井壁上有一个洞,洞里的东西也许对你有用,为娘在上面等着,你去把它取上来吧!”

姜维一听此话,心中的兴奋抑制不住的往上来,他下的井去,井中虽然昏暗,但是借着黯淡的丝丝亮光,姜维发现就在井下不深处的墙壁之上有一个可以容的下自己爬进去的洞。

洞中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姜维心中不免有几分担心。后又想,不过是自己家的后院,大不了有几只老鼠而已,也不多想径直爬入洞中。

不远处,姜维的手突然碰到了一个东西,刹那间洞内金光闪闪,照亮了整个山洞,姜维暗自纳罕,这才发现自己的手碰到的是一个檀木的盒子,亮光便是从檀木盒子上发出来的。

母亲在上面看到井中似乎隐隐有亮光闪烁,急忙问道:“维儿,可有什么发现,哪里来的亮光!”

姜维听到母亲的呼喊,当即回答道:“母亲,这里里面有一个会放光的盒子,我先把它拿出去再说!”

“千万小心!”母亲在上面叮嘱道。

姜维小心翼翼的拿起盒子,亮光瞬间消失,姜维没有擅自打开,将盒子取了回来。

在烛光的照射下,母亲轻轻的打开了盒子,忽然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紧接着又恢复了原貌。

母亲和姜维同时大吃一惊,再细看时原来,盒子里的东西被一块黄布包着。虽然不知道过了多少岁月,黄色的布依然光亮如鲜,母亲和姜维都乍舍不已。母亲小心的将黄布打开,发现里面是两本书。

姜维拿起一本来看,烛光下看得清楚,上面写着《姜尚兵法》四个大字,姜维心中窃喜。再看另一本,上写着《玄天枪法》。

这两本书,一文一武,都是失传已久的秘籍,不想在自己家后院北姜维得到,看来冥冥之中自由天意。

姜维看到这两本书,抑制不住激动地心情,大叫一声:“天助我也!”

姜尚当年辅佐武王完成伐纣大业后,一边治理自己的封地齐国,一边悉心整理自己多年来的兵法布阵,编撰成书,一代一代传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姜维家中。恐怕各中缘由已难得知。直到姜维才有报国宏愿,且聪明好学。姜维看了自然是兴奋不已。

而另一本《玄天枪法》则是当年和姜尚并肩作战的玄天大将赠与姜尚,如遇有缘人自当奉送,这也是姜维命中注定遇着这两本奇书。

自那日始,姜维便打消了出外有学的念头。白天跟着子文先生学习圣人论语哲学,晚上便在灯下苦研姜尚兵法,每日五更时分便早早的起床,练习玄天枪法,只是苦与没有找到合适的兵器,只能用木棍做成长枪状,每日苦练,风雨无阻。

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大展宏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